有怀汉老弟
村童先遣扫柴门,检校园芳待置尊。
丛菊稍斑溥露点,芙蓉已带着霜痕。
诗篇纵好成孤讽,心事凭谁与共论。
已是西风悲落木,那堪幽独更销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村中孩童先清扫柴扉,整理花园静待摆放酒尊。
菊花枝头微微点缀着露珠,芙蓉叶上已经留下霜迹。
即使诗作再好也难免孤独嘲讽,心中的思绪又能与谁共谈?
秋风已然带来落叶的悲伤,孤独的滋味更让人难以忍受。
去完善
释义
1. 汉老弟:指作者的兄弟,这里汉是作者对他兄弟的敬称。
2. 村童:指乡村的儿童或者仆人。
3. 先遣:首先派遣。
4. 扫柴门:清扫柴门,意指准备迎接客人。
5. 检校:查看整理。
6. 园芳:园中的花草。
7. 置尊:摆放酒具,意指准备饮酒。
8. 丛菊:菊花的一种,这里指代所有的菊花。
9. 稍斑:稍微有些斑点。
10. 溥露点:露水凝结的小水滴。
11.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的是荷花。
12. 带:沾染上。
13. 霜痕:霜迹,这里指被霜打过的痕迹。
14. 纵好:虽然很好。
15. 成孤讽:独自讽诵,这里指自己吟咏诗篇。
16. 心事:心中的想法和情感。
17. 凭谁:依靠谁。
18. 共论:共同谈论。
19. 西风:秋风。
20. 悲落木:为落叶而悲伤。
21. 那堪:难以忍受。
22. 幽独:孤独的状态。
23. 销魂:极度悲伤,神情恍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孤独情感的诗。诗人在开篇便借用了村童扫柴门的场景,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园内花草的变化,如丛菊的斑点、芙蓉的霜痕等,进一步表达了季节的变迁。而诗人笔下的“诗篇纵好成孤讽”则体现了其孤独的心境,同时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已是西风悲落木,那堪幽独更销魂”作结,表达了对秋日落叶和孤独情感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写实的秋天景象,又有抒情的诗人内心世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怀汉老弟》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虞俦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8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形势较为动荡。
虞俦的家乡位于江西庐陵,他在此地度过了青少年时光。他的弟弟名叫虞汉,因才干出众而得到朝廷重用,但却不幸在战乱中牺牲。虞俦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不已,写下了这首抒发怀念之情和感慨世事无常的诗篇。
在这一特殊时期,南宋政权虽然对内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对外仍无法摆脱金朝的压迫。民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此外,理学的发展也对文人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们在面对家国之恨时,更加关注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有怀汉老弟》通过追忆与弟弟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怀念和对战争的无尽痛恨。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虞俦卓越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