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王庙

标题包含
文王庙
圣贤多难古来同,易数身更羑里中。 甲子既周屯既复,不应天数竟终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文王:周文王,即姬昌,为西伯侯,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与哲学家。 2. 圣贤多难古来同:意指古代圣贤往往要经历很多困苦磨难。 3. 易数:《易经》中的数理规律。 4. 羑里:殷朝时一个地名,相传周文王被纣王囚禁于此地,将《易经》推演得更为完善。 5. 甲子既周屯既复:这里的“甲子”是古人用天干地支记年的一种方式;“既周”表示一个轮回的结束;“屯”是《易经》中的一卦,象征着艰难困厄。整句话意思是,当甲子轮回结束后,困难的局面就会恢复如初。 6. 不应天数竟终穷:按命理说,事物的兴衰应该有定数,然而文王虽遭困厄,却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的精神和事业也没有终结。
去完善
赏析
《文王庙》是南宋诗人许及之所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周文王身处困境却坚信天命的坚韧品质。在诗歌中,诗人通过讲述周文王的艰难经历和他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表达出他对这位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圣贤多难古来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自古以来,许多圣贤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这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即要在困境中展现坚忍不拔的品质。 次句“易数身更羑里中”则具体描绘了周文王的困境。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在羑里,但他在此地研究《易经》,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周文王坚韧品质的赞扬,即使身处逆境,他仍然坚持探寻真理。 接下来的两句“甲子既周屯既复,不应天数竟终穷”,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进一步强调了周文王的坚定信仰。尽管周文王在囹圄之中度过了漫长的时间,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天命,最终成功推翻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周文王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信念坚定,命运终究会向有德者倾斜。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描述周文王的艰难经历和他的坚定信念,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文王庙》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周文王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治理的期许。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许及之正处于南宋王朝的动荡时期。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许及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亲眼目睹了生灵涂炭的惨状,对国家治理和民族振兴充满了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他在创作《文王庙》时,既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也寄寓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期许。 在南宋时期,儒家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士人阶层非常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周文王作为儒家的楷模,被尊奉为道德、智慧的化身。因此,许及之通过描绘周文王庙,旨在强调儒家文化的价值,呼吁人们在战乱中坚守道义,为国家治理提供精神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