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观
上界笙歌下界闻,缕金罗袖郁金裙。
倚阑红粉如花面,不见巫山空暮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上的乐声传到凡间来听闻,金线丝衣与郁金裙。
倚着栏杆的红颜如花朵般美好,看不到巫山的景色只有满天的暮云。
去完善
释义
1. 上界:指天上或天空中,这里可以理解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以引申为仙境。
2. 下界:与上界相对,表示人间世界。
3. 笙歌:指美妙的音乐,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热闹。
4. 缕金罗袖:指用金色丝线绣花的罗衣袖子,用以形容华丽的手套或衣物。
5. 郁金裙:以郁金香染成的裙子,用来形容鲜艳的服装。
6. 倚阑:靠在栏杆上。
7. 红粉:指美女,也可特指浓妆艳抹的女子。
8. 如花面:像花一样的面容。
9. 巫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这里有著名的人间仙境“巫山十二峰”。
10. 暮云:傍晚时分云彩的颜色逐渐变得昏暗,形成一种自然景观。
去完善
赏析
《齐云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仙境景象,展现了作者在诗中对神仙生活的向往。首先,“上界笙歌下界闻”这句描绘了一幅祥和的仙境画面,表现出仙人们在天上欢歌笑语的场景。同时,“下界闻”也意味着这种快乐可以传递到人间。接下来的“缕金罗袖郁金裙”描述了仙女们华美的装束,用缕金、郁金等珍贵材料制成的衣裳显得雍容华贵。“倚阑红粉如花面”进一步刻画了仙女们的美貌,她们倚靠栏杆,如同鲜花般鲜艳的面庞无比动人。而最后一句“不见巫山空暮云”则透露了诗人的一丝遗憾,尽管眼前的景象如此美好,却仍无法见到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只能望见那片萦绕在黄昏时分飘渺的云彩。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在幻境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尽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齐云观》是宋代诗人杨备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118年至1142年间。在这段时间里,杨备生活在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
杨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为对时政不满而选择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其中就包括位于安徽滁州的齐云观。在游览齐云观时,他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深深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描绘齐云观美景的诗篇。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宋正面临着金兵南侵的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繁荣昌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杨备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反映这些现实问题,而是通过赞美自然风光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这种情感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