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默吟
当默用言言是垢,当言任默默为尘。
当言当默都无任,尘垢何由得到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当:应当,应该。
默:沉默,不发声。
用言:使用言辞。
任:随,听凭。
垢:尘土,这里比喻言语中的错误。
尘:尘土,这里比喻沉默中的过失。
都:全部。
无任:无所作为。
何由:怎么能,如何能。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言默吟》中,诗人邵雍通过对“言”和“默”的深入思考,揭示了言语与沉默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他首先指出在适当的场合下,保持沉默显得尤为重要;而当需要表达时,却一味地保持沉默则容易让人误解。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沟通状态,即在该说话的时候能够畅所欲言,而在应该沉默的时候又能守口如瓶,这样才能避免让言语或沉默成为自己的负担。诗的最后,他以一个反问的形式收尾,意在强调只有做到恰到好处的言与默,才能不被外界的尘埃所影响,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整首诗哲理深刻,富有启示意义,向读者展示了诗人对于言默之道的高超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言默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前后,此时邵雍正隐居山林,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与诗歌创作。
在邵雍生活的时代,北宋朝政相对稳定,但由于长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社会仍然充满了动荡与不安。邵雍身为学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历史上的言与默的对比,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期盼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关注。
邵雍在诗中写道:“知止能安死,谋臧必寿终。有言矜逸群,不默助徂风。”表达了他在面对纷扰世界时的坚守与思考。这一时期,邵雍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潜心研究理学,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