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枣强县
我生值数奇,长年但奔走。
风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前日东阿城,龌龊浑鸡狗。
今朝枣强县,蹐跼随人后。
凄凉有谁知?辛苦只自受。
解冻燎枯槁,屏寒贳黄酒。
驱奴问程途,炊粮借刁斗。
休言美其味,且自精其口。
腻垢不能去,面貌殊觉厚。
登顿过村落,不复论妍丑。
或遇短发妪,或见长眉叟。
指点向人言,此地荒凉久。
东住河西使,西古太原守。
高楼对甲第,过眼成林薮。
更有好坟墓,亦复为田亩。
富贵生灭沤,祸福翻覆手。
彼时与此时,视吾何所有?我听老叟言,感慨欲吐呕。
却羡陶渊明,归纳种杨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命运与众不同,总是四处奔波。
风雨霜雪侵蚀着我的身体,使我白头如新。前天到了东阿城,那里污秽杂乱,如同鸡犬之地。今天又来到枣强县,只能跟随别人身后行事。谁了解我内心的凄凉?只有我自己承受这份艰辛。解开冰冻,燃烧枯枝,以此取暖,又赊来黄酒抵御寒冷。催促仆人问路,借用别人的锅煮饭。不要说食物美味,只是要填饱肚子而已。满身油腻污垢,面容显得非常厚重。在村庄间走走停停,不再关注美貌和丑陋。有时会遇见短发的老妇人,有时会遇到长眉的老者。他们告诉我这里已经荒凉很久了。河东住着河西的人,西边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原是太原来时所守。高楼与华美的宅院对立,转眼间成为茂密的树林和水草。还有一些好的墓地,如今也成了农田。荣华富贵就像水泡一样瞬息即逝,福祸之间犹如翻手覆云。现在与过去相比,我又拥有什么?听完老人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分,想吐却又吐不出。相比之下,我更羡慕陶渊明,他能够选择种植柳树度过余生。

去完善
释义
《历枣强县》注释:
1. 历枣强县:古代地名,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一带。
2. 我生值数奇:意为命运不济。
3. 长年但奔走: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4. 风霜苦侵凌:饱受风霜之苦。
5. 焉得不白首:怎么会不白头呢。
6. 东阿城: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一带。
7. 龌龊浑鸡狗:形容环境肮脏不堪。
8. 枣强县:古代地名,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一带。
9. 蹐跼随人后:形容跟随众人行动。
10. 凄凉有谁知:内心的凄苦无人知晓。
11. 解冻燎枯槁:指焚烧草木以解冻。
12. 屏寒贳黄酒:借来黄酒取暖。
13. 驱奴问程途:询问仆人路途情况。
14. 炊粮借刁斗:借用军用炊具煮食。
15. 美其味:味道美好。
16. 精其口:注意饮食。
17. 腻垢不能去:身上的污垢无法去除。
18. 面貌殊觉厚:面容显得有些粗糙。
19. 登顿过村落:在村庄之间行走。
20. 短发妪:短发的老妇人。
21. 长眉叟:长着长眉毛的老者。
22. 指点向人言:向他人诉说当地的情况。
23. 此地荒凉久:这个地方已经荒废很久了。
24. 东住河西使:东边的住地和西边的使者。
25. 西古太原守:西边古老的太原郡太守。
26. 高楼对甲第:高楼与豪门相对。
27. 过眼成林薮:转眼之间变成一片树林。
28. 好坟墓:美丽的坟墓。
29. 亦复为田亩:也成了田地的一部分。
30. 富贵生灭沤:富贵如同水泡般短暂。
31. 祸福翻覆手:福祸无常,如同手掌翻覆。
32. 彼时与此时:过去的那个时代和现在这个时代。
33. 视吾何所有:看看我现在还有什么。
34. 老叟言:老者的言论。
35. 感慨欲吐呕:感慨万分,想吐又想哭。
36. 却羡陶渊明: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37. 归纳种杨柳:回归田园,种植杨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我”的视角出发,描绘了诗人长期奔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寂、辛酸。诗人用辛辣的文字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深感慨,展现了生命无常的主题。同时,诗中还寓含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历枣强县》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一首描绘旅行途中所见所感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末期,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一时期,王冕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游学四方,了解民间疾苦。他的一生,以绘画和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历枣强县》,正是他在旅途中对所见所闻的真实写照。
在元朝末期的时代背景下,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冕的诗歌表现出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深深忧虑。他的诗作风格质朴,语言简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