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韵
亭亭弱干袅新凉,露浥精神导太阳。
紫粟绿房医士宝,黄裳紫袂道家妆。
宗华衣锦趋炎昼,蜀本镕金耐素伤。
千古无人歌实德,骚人只解逐余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亭亭玉立的柔弱枝干在清凉的氛围中伸展,露水滋润着它的精神,引导它向阳光生长。紫黑色的果实和绿色的果实都是医生珍视的宝藏,黄色的花瓣和紫色的叶子如同道家的妆容。欧阳修穿着华丽的锦衣赶赴炎热的白天,蜀地的画家用熔化的金子描绘出寂静的夜晚。千百年来没有人歌颂这些真实的美德,诗人们只知道追逐那些余下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2. 弱干:指植株的细枝。
3. 新凉:秋天的凉爽气息。
4. 露浥:湿润的露水。
5. 精神:此处是指植物的生命力。
6. 导:引导,这里是使阳光照射的意思。
7. 紫粟:即蜀葵花,花色紫红,形似栗子。
8. 绿房:指蜀葵花的子房部分。
9. 医士宝:原意是中医珍视的药物,这里用来赞美蜀葵花的价值。
10. 黄裳紫袂:黄色的衣服和紫色的袖子,形容道家装扮。
11. 宗华:即华夏文明,也可理解为中原地区。
12. 衣锦:穿上锦绣的衣服,这里是用来比喻蜀葵花的花期。
13. 趋炎昼:意思是迎着炎热的白天生长。
14. 蜀本:即蜀葵花的本质,这里指的是花朵金黄色的颜色。
15. 镕金:熔化金属,这里用来形容蜀葵花花朵的颜色。
16. 耐素伤:能忍受白色的伤害,这里是说蜀葵花能抵御白色污染。
17. 实德:实际的德行,这里是说蜀葵花的品质。
18. 骚人:诗人,特指忧国忧民的诗人。
19. 余香:残留的香味,这里是说诗人只关注蜀葵花的外在美丽,而忽视了它的实际价值。
去完善
赏析
王柏的这首《蜀葵韵》通过对蜀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首句“亭亭弱干袅新凉”描绘了蜀葵在炎炎夏日中亭亭玉立的形象,突出了它的坚韧和生命力。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蜀葵的花色、果实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蜀葵的美丽和特性。最后两句“千古无人歌实德,骚人只解逐余香”则是对诗人的反思和自我批判,他感叹世人只注重表面的繁华和香气,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这种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蜀葵韵》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王柏。此诗创作于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当时王柏已年逾古稀,在四川担任学官,对祖国的河山充满了热爱之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朝廷内部有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对立,但宋金关系始终紧张。而文人墨客们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王柏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用《蜀葵韵》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王柏年轻时曾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求学,后历任地方官职,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传承。他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展现了南宋文人的精神风貌。在《蜀葵韵》中,他以蜀葵为喻,赞美了蜀葵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