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茂侍者

标题包含
送茂侍者
一鹗度秋空,秋空无影迹。 千人万人海,聚头空唧唧。 点黑杨岐衣,鹫峰藏得密。 寒暑知几年,分付当有日。 谈玄说妙者,脱去情尘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珙(1286年-1363年),俗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他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释如珙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只鹰穿越秋天的天空,秋天天空中却没有它的影子和踪迹。在茫茫人海中,人们聚在一起却只能感叹人生的空无和短暂。衣服上的黑色斑点如同乌黑的杨树和崎岖的山峰,隐藏着深深的秘密。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时间会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谈论人生哲理的人,早已摆脱情感纠缠与执着。
去完善
释义
1. 一鹗:指贤才或出众的人才。 2. 度:度过,越过。 3. 秋空:秋天的天空。 4. 千人万人海:比喻人多的地方。 5. 聚头:聚集在一起。 6. 唧唧:形容议论纷纷的声音。 7. 点黑杨岐衣: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8. 鹫峰:佛教中的圣地。 9. 藏得密:隐喻某人才能卓越而深藏不露。 10. 寒暑知几年:指度过了几个寒暑。 11. 分付:安排。 12. 当有日:会有那么一天的。 13. 谈玄说妙:谈论哲学和宗教的深奥道理。 14. 脱去情尘执:摆脱世俗的情感和执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如珙所作,题目中的“送茂侍者”指的是他的弟子茂侍者。全诗以意象手法描绘了禅宗大师的传道场景,表现了禅宗追求顿悟、解脱的精神境界。 首先,首联“一鹗度秋空,秋空无影迹”,以“一鹗度秋空”的形象比喻,象征茂侍者(或其本人)的得道和顿悟。而“秋空无影迹”则暗示了这种成就的虚化和不留痕迹。 接着,颔联“千人万人海,聚头空唧唧”,通过描述众生聚集的场景,形象地传达了众生在寻求顿悟过程中充满了困惑和纷扰的状态。这与“一鹗度秋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得道者超然的境界。 然后,颈联“点黑杨岐衣,鹫峰藏得密”,进一步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情境。其中,“点黑杨岐衣”表达了修禅者在修行中执着精进的态度,而“鹫峰藏得密”则意味着在不断的修炼中,心灵逐渐达到了静谧的境界。 最后,尾联“寒暑知几年,分付当有日。谈玄说妙者,脱去情尘执”,再次强调了解脱的关键在于摆脱世俗的情感纠葛与执着。诗人认为,只有领悟到人生无常、善恶相依的道理,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茂侍者》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释如珙的作品。释如珙是一位禅宗高僧,他的作品以禅诗为主,表达了他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释如珙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一度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然而,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修行,最终成为了一位得道的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在这个时期,佛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个人修行和自我觉悟,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释如珙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通过诗歌传达了他的禅宗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