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大明殿贺清祀礼成
大明宫殿彩云间,花底微风响佩环。陛戟九重周虎士,御筵咫尺望龙颜。犬牙磐石诸侯国,豹尾钩陈百辟班。漏下五门朝退晚,日边佳气满西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明的宫殿犹如彩霞间的仙子,花香四溢,微风轻拂,挂饰叮当作响。帝王守卫的重兵器戟映照着四周的勇士们,而御宴则紧紧相邻着龙的容颜。众位贵族诸侯如同犬牙交错般相互牵制,雄狮般的猛士则高高扬起尾巴,彰显权力。从五门的朝堂散场,直到夜晚的降临,皇宫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氛,阳光洒在群山之间,令人如痴如醉。
去完善
释义
1. 大明宫殿:古代皇帝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
2. 彩云间:形容宫殿的高大壮丽,仿佛被五彩斑斓的云朵环绕。
3. 花底微风:花丛中的微风,描绘出皇宫内宁静宜人的景象。
4. 佩环:古人挂在身上的玉饰,这里指代贵族们身上佩戴的饰品。
5. 陛戟九重:陛戟,皇帝的卫队;九重,形容皇宫的深广。
6. 周虎士:负责守卫皇帝安全的武士。
7. 御筵:皇帝的宴席。
8. 咫尺:距离很近的意思。
9. 豹尾钩陈:豹尾,象征皇权;钩陈,天帝所居之处,比喻皇帝宝座。
10. 百辟班:百辟,诸侯国君;班,位次。这里指各个诸侯国的君主在皇帝宝座前的位次。
11. 漏下五门:漏,古代的计时工具;五门,指皇宫的五个门。这句表示时辰已晚,皇帝退朝。
12. 日边佳气:太阳旁边的好气象,象征皇家的祥瑞之气。
13. 西山:古代皇家陵墓所在地,这里用来象征皇室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庆祝礼仪的诗。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大明宫殿的富丽堂皇和宁静的氛围,彩云之间的大明宫殿似乎与人间仙境无异。花底微风吹动着环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述天子身边的卫士和朝臣的形象,表现了皇帝威严和地位的无上尊贵。接着的两句则用诸侯国的石柱和朝廷的百官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朝廷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大臣们在五门朝退之后的景象,夕阳下的西山充满了朝气和希望,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的描绘,展现了皇家气派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一月六日大明殿贺清祀礼成》是元朝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时期,具体时间是十一月六日。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翥正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王朝,虽然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持包容态度,但在这个时期,汉人地位相对较低,民族矛盾较为尖锐。然而,这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朝廷举行的大明殿清祀活动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政治、文化盛事。在这种背景下,张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宫廷盛况和表达个人情志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