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引
塞草烟光阔。
渭水波声咽。
春朝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念远方的故人,从今以后虽相隔千里,却能共享这一轮明月。
去完善
释义
阳关:古琴曲《阳关三叠》,取材自王维的送别诗。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以“塞草烟光阔”描绘出边塞特有的壮阔景象,而“渭水波声咽”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流水以情感,奠定了全词感伤的基调。随后描写雨后清晨的清新氛围,与即将离别的沉重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转入具体的送别场景,从“轻攀折”的杨柳到"更尽一杯酒"的深情劝酒,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离别的不舍。尤其是“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千古不变的人生感慨。
整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有眼前实景的细腻刻画,又有对未来思念的深情展望。结尾处“千里自此共明月”化用古典意象,将离别的惆怅升华为美好的祝愿,余韵悠长,堪称送别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彼时寇准正处仕途起伏之际。他历经宦海沉浮,对离别之情有着深刻的体悟。此词大约写于他送别友人之时,春日渭水之畔,塞外草长烟光辽阔,触发了他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情况下,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成为永诀,因此这份离愁更显深沉真挚。词中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