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莎行

标题包含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李绍河
去完善

译文
我站在高楼上极目远眺,直到天色将晚,只见梧桐叶上滴落着淅淅沥沥的秋雨。
李绍河
去完善
释义
萧萧:形容风雨声。
李绍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开篇“碧海无波,瑶台有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随后通过对往昔“轻别”的追悔,以及对现实孤独的刻画,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上片点明思念的主题,下片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深化这种情感。“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等意象生动地表现出物是人非的惆怅,而结尾“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更是借景抒情,将孤寂与哀伤推向高潮。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幽远,读来令人动容。
李绍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晏殊正处于人生中历经宦海沉浮、感触良多的阶段。他一生仕途虽总体顺遂,但也常有离别与遗憾的情感萦绕心间。此词便是因感怀一段轻率分别而无法再见的深情而作。在某个秋日黄昏,他独自凭栏远眺,眼前山川迢递,耳畔梧叶萧萧,不禁忆起曾经的意中人,以及那段未得圆满的情缘。于是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惆怅化为这一首哀婉动人的《踏莎行》。
李绍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