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人道短

标题包含
人道短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 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颠风暴雨电雷狂, 晴被阴暗,月夺日光。往往星宿,日亦堂堂。天既职性命, 道德人自强。尧舜有圣德,天不能遣,寿命永昌。 泥金刻玉,与秦始皇。周公傅说,何不长宰相。老聃仲尼, 何事栖遑。莽卓恭显,皆数十年富贵。梁冀夫妇, 车马煌煌。若此颠倒事,岂非天道短,岂非人道长。 尧舜留得神圣事,百代天子有典章。仲尼留得孝顺语, 千年万岁父子不敢相灭亡。殁后千馀载, 唐家天子封作文宣王。老君留得五千字,子孙万万称圣唐。 谥作玄元帝,魂魄坐天堂。周公周礼二十卷, 有能行者知纪纲。傅说说命三四纸,有能师者称祖宗。 天能夭人命,人使道无穷。若此神圣事,谁道人道短, 岂非人道长。天能种百草,莸得十年有气息,蕣才一日芳。 人能拣得丁沈兰蕙,料理百和香。天解养禽兽, 喂虎豹豺狼。人解和曲糵.充礿祀烝尝。杜鹃无百作, 天遣百鸟哺雏,不遣哺凤凰。巨蟒寿千岁, 天遣食牛吞象充腹肠。蛟螭与变化,鬼怪与隐藏。 蚊蚋与利觜,枳棘与锋铓。赖得人道有拣别, 信任天道真茫茫。若此撩乱事,岂非天道短,赖得人道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中明经科进士,进入官场。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查看更多
此方泉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天道有局限,人性却可通达长远。 天地间循环不息的是日夜,春夏秋冬四季忙,既有狂风暴雨雷电肆虐,也有晴天暗影明月升。星辰寂寥,太阳照常升起。自然赋予生命,但依靠的是人的自强努力。 上古时期,圣人如尧舜拥有高尚的品德,他们长寿安康。秦始皇一心追求永生,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周公和傅说没能做长久的宰相,老聃和孔子也未能逃脱奔波流离的命运。即便是短暂的财富、地位和荣耀,像是王莽、董卓等人也度过了几十年的繁华。汉时的梁冀夫妇更是车马喧嚣,权力巨大。这些都是上天无法决定的事情,也许就是人性的力量大于天命。 尧舜传下的美好德行成为后代皇帝的典范。孔子的教诲让孝道流传千古,使父子关系更加和谐。李唐皇帝封孔子为文宣王,老子留下了五千言的教导,使得子孙万代敬仰圣唐。神仙的谥号是玄元帝,他的精神在天堂里永恒。周公的《周礼》二十卷启迪人们明了纲常,傅说的劝诫更值得每一个老师借鉴。 然而,天道对人命有时无能为力,却能被人性战胜。这一切庄严神圣的事例表明,人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大自然培育了各种植物,例如苦草可以十年生息,木槿花只开一日。人类能够挑选出有用的东西,调和各种香料。老天养育着飞禽走兽,而我们人为地用粮食和酒祭祀祖先。虽然杜鹃每年都会繁衍无数小鸟,而凤凰却从未听说需要人类的喂养。那些长寿的生物,如巨蟒,尽管他们吞噬了无数的生物,却始终填不满自己的胃口。蛟龙常常幻化,鬼怪躲藏在黑暗处,蚊子以利喙吸血,荆棘则带有尖锐的刺。幸好我们人性中有区分好坏的能力,让我们看清天道的虚无。 面对这些混乱的事情,我们需要依赖人道的伟大力量,这就是说,是人性的光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此方泉
去完善
释义
1. 古道:古老的道路或传统的路子,此处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方法或观念。 2. 天道:天的道理或规律,这里主要指自然界的法则。 3. 人道:人的行为准则或社会伦理,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的法则。 4. 回转:回旋,转动,这里可以理解为变化的意思。 5. 颠风:狂风,暴风。 6. 雨电雷狂:形容风雨雷电的狂暴景象。 7. 曝:显露,这里是曝光的意思。 8. 星宿:星星。 9. 年龄:长寿。 10. 泥金刻玉:形容珍贵的物品。 11. 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六国。 12. 周公傅说: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他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傅说是商朝的一位贤臣,被纣王杀害。 13. 老聃仲尼:老子(李聃)和孔子,分别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4. 栖遑:忙碌奔波的样子。 15. 莽卓恭显:分别指的是西汉的王莽、东汉的董卓、蜀汉的诸葛亮和魏国的司马懿,他们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16. 梁冀夫妇:指东汉时期的外戚梁冀和他的妻子邓绥,他们权势极大,奢侈无度。 17. 百代天子:指历朝历代的天子。 18. 文宣王:孔子的尊号,唐朝时追封他为文宣王。 19. 玄元帝:对老子的尊号,唐朝时追封他为玄元皇帝。 20. 周礼: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 21. 说命:傅说的教导。 22. 丁沈兰蕙:四种香草,这里用来比喻优秀的品质。 23. 和曲糵:酿酒的过程。 24. 祭祀:一种向神灵或祖先表示敬意的方式。 25. 百作:各种各样的工作或事情。 26. 凤凰: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吉祥。 27. 牛:喻指大的事物。 28. 象:喻指大的事物。 29. 蛟螭:龙类的动物。 30. 利觜:锋利的嘴,这里用来比喻善于言辞的人。 31. 枳棘:两种有刺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带刺的人和事。 32. 信任:相信并托付。 33. 茫茫:模糊不清。
此方泉
去完善
赏析
《人道短》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哲理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道的理解和赞美,同时也指出人的努力和选择的重要性。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历史人物为例,通过对比天道的无常和人道的长久,揭示了人在世间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诗人提出“人道短”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生命有限,无法与天道的永恒相比。然而,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认为尽管天道永恒,但它的运行并非完美无缺,有时候甚至表现出混乱和无常。而相比之下,人道虽然短暂,却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和智慧来创造美好的事物,实现长久的影响。 接着,诗人列举了一些历史上的圣贤和暴君,如尧舜、秦始皇、周公、老子等,以此来证明他的观点。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有的是成功的典范,有的则是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些例子,诗人强调了人的选择和努力对于命运的影响,以及人道的力量。 最后,诗人总结到,尽管天道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改变世界,创造出长久的影响。因此,他认为人道并不短,而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道的质疑和对人道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坚信,以及对人类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
此方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人道短》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和十年(815年)左右,此时的元稹经历了官场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元和年间,唐朝社会政治复杂,宦官权力逐渐增强,朝政腐败,民间疾苦。这些时代背景使得元稹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元稹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以“人生百年内,谁是长相思”的开篇,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永恒的渴望。接着又以“人道短,莫使金杯空对月”的劝告,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勿让时光虚度。这种感慨既反映了元稹自身的人生态度,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人道短》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政治纷争、人生苦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元稹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方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