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哀刘将军

标题包含
哀刘将军
万重围里脱兵氛,匹马勤王志不分。 既抱忠贞仇敌国,莫于成败议将军。 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 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重重包围中摆脱战争气氛,一人一马勤奋向前志向不改。 既然心怀忠诚与敌人抗争,就不要去计较将军的成功或失败。 生前的名誉照耀着江南的月亮,地下的灵魂心系着塞北的云彩。 为了痛苦的英雄并消亡,借助诗歌作为历史的记录传播开来。
去完善
释义
1. 万重围:指敌人层层包围的状况。 2. 兵氛:战场的氛围。 3. 勤王:为皇帝效劳,拯救国家危机。 4. 志不分: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5. 忠贞:忠诚坚贞的品质。 6. 仇敌国:对敌对国家怀有仇恨。 7. 成败:成功与失败。 8. 议论:评价。 9. 江南月:长江以南的月亮。 10. 地下心:死去之心。 11. 塞北云:长城以北的云朵。 12. 为痛:感到痛心。 13. 英雄:此处指的是刘将军。 14. 消没:消失。 15. 托诗:依靠诗歌。 16. 为史笔:作为记录历史的工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哀刘将军”,诗人通过描绘刘将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悼念之情。首联描述了刘将军在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的英勇形象,表现出他坚定不移的志向;颔联强调了刘将军忠诚坚定的民族气节,批判了那些因结果论英雄的狭隘观念;颈联以明月照耀下的刘将军英名与塞北战云为背景,表达了其壮志未酬、忠魂永存的形象;尾联则以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传达出对英雄逝去之痛的惋惜和纪念。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是诗人以诗为史的杰出表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哀刘将军》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郑思肖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276年前后,正值南宋灭亡之际。在这段时间里,郑思肖因家国之痛而深感叹息,他目睹了南宋的衰落和元朝的兴起,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创作背景方面,当时南宋已经岌岌可危,蒙元大军攻占了临安(今杭州),南宋朝廷南迁,战乱频繁。刘将军作为南宋抗元的名将,在与蒙古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引起了郑思肖等人的深切哀悼。 此外,这一时期还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南宋皇帝赵昺投降、崖山海战等。这些事件使郑思肖深感国家命运的悲惨,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篇《哀刘将军》,以表达对刘将军英勇抗敌精神的敬仰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