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词
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疎。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鴈时隐舟,新萍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边花草繁多,深海菱叶稀疏。
独自前往才知快乐,不愿邀请河边女子。
大江无边无际,大湖不见四角。
海中孩童笑语不断,水下居住着传说中的美人鱼。
春天的雁群时常在船中隐身,新的浮萍铺满了湖泊。
趁着日落采摘美丽,不管谁是贤者还是愚者。
去完善
释义
浅渚:水浅之处
荇花:一种水生植物,又名金银莲花
繁:茂盛
深潭:深水处
菱叶:菱的叶片
疏:稀疏
独往:独自前往
方自得:才觉得满足
耻:以...为羞耻
邀:邀请
淇上姝:指美女
广江:宽阔的水域
无术阡:没有途径的小路
大泽:大湖
绝:隔绝
方隅:角落
海童:海神使者
流下:随水流下
鲛人:神话中的鱼类精灵
春雁:春天的雁子
隐:隐藏
舟:船
新萍:新生的浮萍
复:又
满湖:铺满湖泊
采采:采摘
乘:利用
日暮:日落时分
思: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采莲词》以水乡风光为背景,描绘了储光羲在体验采莲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简单交代了采莲的水域环境;颔联“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则表现出诗人在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和孤高品格;颈联“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水世界之广阔浩渺;而后三联中“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萍复满湖”展现了水中生灵的神秘和活泼,以及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尾联“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又表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高雅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莲词》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大约在公元710年至741年之间。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在这个时期,储光羲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未能一举成名,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的诗歌作品深受民众喜爱,其中尤以描绘田园风光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最为著名。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储光羲创作了《采莲词》,通过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展现了当时人们乐观向上、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