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池边二绝 其二

标题包含
池边二绝 其二
浅侧荷盘绿尚新,一蛙危坐压荷唇。定知不发穷愁叹,背缕丹金踏水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镃(1153年-1221年),字功甫,号约斋,又号竹斋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父亲张濡曾任朝议大夫,母亲是宋高宗赵构的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 张镃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查看更多
田奋斗*
去完善

译文
浅浅荷叶绿意盎然,一只青蛙稳坐于边缘。 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因为贫穷而叹息,身着金色线织的外衣,在水上跳跃翻腾。
田奋斗*
去完善
释义
【浅侧荷盘绿尚新】:浅侧,指荷叶的侧面;荷盘,荷叶的圆形部分;绿尚新,指荷叶的新绿色。整句意思为:荷叶的侧面呈现出新绿色。 【一蛙危坐压荷唇】:一蛙,一只青蛙;危坐,端正地坐着;荷唇,荷叶的边缘。整句意思为:一只青蛙正端坐在荷叶边缘。 【定知不发穷愁叹】:定知,肯定知道;发,发出;穷愁,贫困潦倒时的忧愁;叹,叹息。整句意思为:可以肯定这只青蛙不会因贫困潦倒而发出忧愁的叹息。 【背缕丹金踏水银】:背缕,背上披着的丝缕;丹金,朱砂;踏水银,踩在水银上。整句意思为:青蛙背上披着朱砂色和金色的丝缕,仿佛踩着水银般轻盈。
田奋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浅侧荷盘绿尚新”开篇,描绘了荷叶初生时的嫩绿景象。接着用“一蛙危坐压荷唇”生动地描述了一只青蛙静静地坐在荷叶上,形象地展现出池塘宁静的夏日午后氛围。 第三句“定知不发穷愁叹”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隐含在诗句之中。青蛙既然在寂静的环境中悠然自得,那诗人应该也有着同样的心境,即便身处困境,也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最后一句“背缕丹金踏水银”则以富于想象力的笔触,展示了青蛙身上具有金色纹理和银色光泽的皮肤,为其形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品质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将动植物、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田奋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池边二绝·其二》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张镃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初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经历着动荡的局势。金兵入侵,朝廷无力抵抗,国土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们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镃,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曾因战乱而离家,也曾因为战乱而回到家乡。这种人生经历让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也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镃写下了这首《池边二绝·其二》。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色,表达了他在战乱中寻找宁静的心情。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田奋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