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
交疎贫病里,身老是非间。
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来,我被名望所误导,直到春天结束才回到山中。
我的命运就像一片掉落的羽毛,害羞得无法谈起。每当遇到别人,我只好勉强挤出笑容。
在我贫困多病的岁月里,岁月催人老,是非纷争永不停歇。
我向往那东溪边的月亮,那里有一位渔夫,每晚都可以自由地来来往往。
去完善
释义
1. 落第:指科举考试失败,未中进士。
2. 终南别业:唐代诗人卢纶的住所,位于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下。
3. 名所误:因追求功名而耽误了自己。
4. 春尽:春天的结束,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季节已过。
5. 落羽:典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凤凰栖于树,群鸟随而鸣;凤凰高飞,众鸟皆息。夫凤翱翔于千仞之上,非梧不栖,非练不食;夫士游于万里之外,非其有乐而不从其游。”这里比喻卢纶落第后的失意心情。
6. 破颜:露出笑容,形容勉强应付。
7. 交疏:交际稀少。
8. 东溪月:借指隐逸生活。
9. 渔翁:泛指隐士。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表达了诗人因功名而长久被耽误,春天结束时才回到山中。这里的“名”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反映出诗人曾经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颔联:“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诗人以失落的飞鸟自比,因为羞于谈论自己的命运,所以常常在与人相遇时勉强露出笑容。这里的“落羽”和“破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窘迫与无奈。
颈联:“交疎贫病里,身老是非间。”揭示了诗人由于贫困疾病交加,使朋友渐渐疏远;又因为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过失,导致他人非议不断。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
尾联:“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通过描绘东溪之月的美好景致,以及渔民在夜晚往来于溪流的情景,突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出对现实困境的超脱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第后归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此时的卢纶正处于人生低谷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身心疲惫,仕途无望。为了摆脱困境,他选择回到家乡终南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许多人因为科举失利而陷入困境,导致士人阶层对社会的不满和矛盾日益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卢纶的《落第后归终南别业》应运而生,表达了诗人在科举受挫后的无奈与惆怅,以及对故乡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回归。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