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首遥望,不禁呼唤起圣君虞舜的名字,只见芳草萋萋的小洲上开满了杜若花

去完善
释义
虞舜:上古贤君;杜若:一种香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登楼远眺为线索,上阕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通过"日落""春到""缺月"等意象,营造出苍茫悠远的意境。下阕由景及情,借洞庭湖的雄浑气势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将个人的羁旅之愁与家国之思融为一体,结尾处"杜若满芳洲"更是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整首词情景交融,格调高远,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正值张孝祥三十三岁。此时的他已历宦海沉浮,从初入仕途的意气风发到遭遇党争倾轧后的疲惫倦怠。这一年,张孝祥被贬至广西桂林任职,途经洞庭湖畔的岳阳楼。面对浩渺湖水与千古名楼,他感怀身世,追思先贤,写下了这首融景、情、史于一体的佳作。词中既抒发了个人的羁旅愁思,又寄托了对屈原等忠臣义士的凭吊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