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往岁阻风长芦,夜半舟中所见如此)
月黑波翻江浩渺。扁舟系缆垂杨杪。渔网横江灯火闹。红影照。分明赤壁回惊棹。
风静云收天似扫。梦疑身在三山岛。浮世功名何日了。从醉倒。柁楼红日千岩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暗淡下,江水滚滚如翻涌不息的黑浪。小船泊在柳树枝繁叶茂的地方,渔网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灯光点亮了红色的影子,映射着江东岸。突然,赤壁风起浪涌,惊慌失措的人们四处逃散。
风平静下来,天空湛蓝如洗,仿佛被清扫过一般。梦境之中,似乎身处仙山琼岛之间。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什么时候能放下呢?不如乘此美景,陶醉于美酒,透过船楼欣赏红日的壮丽景色,映照着山巅,让那晨曦的光辉照耀整片大地。

去完善
释义
1. 往岁阻风长芦:指在过去的日子里,船只受阻于长芦地界的风雨。
2. 扁舟:小船。
3. 系缆:系紧船缆,把船停泊在岸边。
4. 垂杨:杨柳树。
5. 梢:树木的末端。
6. 赤壁:这里指的是苏轼笔下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江山胜景。
7. 三山岛:古代中国的仙境之地,指美丽的岛屿风光。
8. 浮世:人世间。
9. 功名:世俗功业与名望。
10. 柁楼:船尾掌舵的地方,可以眺望风景。

去完善
赏析
《渔家傲》是宋代词人周紫芝描绘的渔民生活场景和景象。这首词刻画了夜晚江边的情景:月光昏暗,波涛汹涌,一只小船停泊在岸边,岸上的垂柳枝轻轻摆动。渔网横江,灯光闪烁,如红影照耀,仿佛赤壁之战中的船只正在返回。整幅画面生动形象,富有动感,仿佛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
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风轻云淡,天空明净,好像被清扫过一样。仿佛梦境一般,让人以为自己身处仙境三山岛。但愿能够早日放下世间的功名纷争,尽情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直到旭日初升,霞光万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往岁阻风长芦》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北宋末期长江下游的长芦地区为背景,记录了诗人当时阻风于长江的情况以及夜晚时分在船上所见的景象。本词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69年,正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周紫芝正遭遇人生的波折,由于政局动荡和家族牵连受到弹劾,使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在逆境中,他仍然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寄情于诗词创作之中。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也反映出宋末文人那种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