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子瞻重游南山

标题包含
闻子瞻重游南山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苏轼、苏洵合称“三苏”。 苏辙自幼聪明颖悟,与其兄苏轼一同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再次来到终南山已是春天,山坡上的树木沿着悬崖生长,绿意盎然如同青苔。山谷里的鸟儿欢快地叫着,似乎在嘲笑独自前行的人;村野之人笑语喧哗,让我想起了曾经到访的回忆。于是决定邀请道士一起弹奏鸣鹿琴音,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在溪边的厅堂里共饮美酒呢?一定会有新的诗篇寄给我,与你共同唱和,陪伴我游玩。
去完善
释义
1. 终南:指秦岭山脉的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 2. 缘:沿着。 3. 谷鸟:山谷中的鸟类。 4. 嘲:嘲笑。 5. 独往:独自前往。 6. 野人:山野村夫,此处指普通百姓。 7. 定邀:确定邀请。 8. 道士:信仰道教的人,此处指终南山上的道士。 9. 鸣鹿:鸣叫的鹿,这里指用鹿角制成的乐器。 10. 溪堂:指位于溪水边的亭子或房屋。 11. 新诗:指苏东坡刚写的新诗。 12. 和取:唱和。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是诗人描写的春天的景象,突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通过描写山谷里的鸟叫声和山野之人的笑语声,体现出春光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颈联“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以“道士弹鸣鹿”展现出儒士的雅趣,而“谁与溪堂共酒杯”则表达了诗人愿与人共享美景的心愿。 尾联“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透露出诗人在此等美好的景色中不禁创作的冲动,期待与朋友共同分享这些诗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子瞻重游南山》是宋代诗人苏辙在听闻哥哥苏轼重游南山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19年,正值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 在这个时期,苏辙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在官场上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关心民生疾苦,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同时,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也正处于一个转折阶段。政治上,由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使得国家财政陷入困境,政治腐败加剧;文化上,则呈现出一种繁荣与衰颓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当时的文人墨客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和思想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如形式主义的文风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辙听闻哥哥苏轼重游南山,心中感慨万分。他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哥哥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