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龙吟

标题包含
瑞龙吟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久延伫。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只恐匆匆去。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鳌溪路上风光无限,翠绿的峭壁与朱砂色的山峰相互映衬,老树上缠绕着青藤。树林间的猿猴和鸟儿欢快地玩耍,我的老朋友就隐居在这美丽的溪山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美景,品茶畅谈,共度美好时光。这就像是在桃花源中生活一般,窗户旁是漂浮的白云。晚上点上灯火,品味美酒,随心所欲地谈论心得,真是再惬意不过了。或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要留住我们,所以风雪交加,松树翩翩起舞。谁能想到我们在旅途中相遇,却如同老友般一见如故。那些美妙的歌曲,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我们何不一起去水边垂钓,漫步梅花丛中呢?只怕这样美好的时光过得太快,离别的时刻到来时,我会常常在梦中怀念这个美好的地方。 身处孤独之中,我只能依靠手中的针线来排解忧愁。而当我回忆起自己曾在这个世界漂泊,那都是烟雨中的回忆。每当岁月更迭,心中总会充满无限的悲痛,谁来为我缝补这份孤独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瑞龙吟》注释: 1. 鳌溪路:地名,位于中国某地,具体位置不详。 2. 翠壁丹崖:形容山水风景优美的地方。 3. 猿鸟:猿猴与鸟类,代表自然的和谐景象。 4. 故人:旧时的朋友,此处指张翥的友人。 5. 种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寓意隐居生活。 6. 素瑟:古代乐器名,此处指弹奏乐曲。 7. 清尊:酒杯。 8. 夜语:晚上交谈,表示二人亲密无间。 9. 山灵:山神。 10. 雪飞风起:形容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 11. 长松掀舞:风吹过松树,展现出优美的姿态。 12. 倦途相逢:旅途劳累时相遇。 13. 倾盖如故:初次相识就像老朋友一样。 14. 阳春一曲:赞美美好的音乐。 15. 关心句:表达关心的诗句。 16. 矶头把钓:在江边垂钓。 17. 梅边徐步:沿着梅花盛开的地方漫步。 18. 断肠岁晚:感叹一年将尽时的悲伤情绪。 19. 客衣谁絮: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瑞龙吟》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隐居山水间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山灵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在与友人畅谈、欢歌笑语之间,也展现了一种不拘小节、豁达开朗的人生观。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也有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整首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龙吟》是元代词人张翥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年间(约公元1345年)。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张翥虽身为翰林学士,但目睹国家衰落,百姓困苦,内心充满忧虑和悲痛。 在张翥的生活时代,元顺帝在位时期政治腐败,权臣伯颜独揽大权,朝政混乱,导致民不聊生。此外,元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如红巾军、白莲教等,战火连天,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这些时代背景都对张翥的词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张翥借《瑞龙吟》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以词的形式描绘了战乱中的民众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担忧。同时,他也感叹世事无常,英雄豪杰难以力挽狂澜,只能空留千古遗憾。这首词以深厚的感情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元代词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