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漫题七首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花缺:指花瓣脱落或花朵凋谢。 莺喧:形容春天时鸟儿的叫声。 无恨牵:没有因挂念而心痛。 校书笺:校对书籍的信函。
破巢看乳燕:看破损的巢穴里的幼燕。 啼猿:猿猴的哭声。
工部: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官职。 司勋:古代主管功赏的官职。 高贾:指的是有钱人。 微官:卑微的官职。 偶胜君:偶然胜过他人。
省前非:反思以前的错误。 上寿:寿命很长的人。 青云:比喻显贵的地位。
燕拙:燕子筑巢笨拙。 营巢:建造巢穴。 鱼贪:鱼儿因贪婪而被捕获。
去完善
赏析
《退居漫题七首》是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一首组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世态的感慨。下面是对每一首诗的赏析:
1.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这首描绘了春光渐逝的场景。花朵凋谢令人伤感,而莺鸟的喧闹却让人心生烦躁。诗人珍惜春天的时光,并提醒我们珍惜大自然的美景。
2.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心境。河堤边的柳树连绵不断,诗人无忧无虑,只是担忧自己的诗才衰退。
3.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燕子呢喃迎接客人,花儿绽放预示着离别。诗人告诉我们不要为春天的离去而忧虑,因为新的春天总会来临。
4.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他摒弃世俗纷扰,关注着自然界的新生。
5.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与历代名家媲美,尽管在官场上无法与富商抗衡,但诗人认为自己还是有价值的。
6.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这首诗劝诫我们要时刻反省过去的错误,人生一世,长寿者稀少。要谨慎行事,不可在暗处犯错。
7.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这首诗以燕子和鱼为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过分追求名利而劳碌奔波。诗人认为,我们应该像他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退居漫题七首》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创作的组诗。这组诗创作于公元887年至895年间,这是司空图辞官归隐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朝廷的纷争,选择在山野田园中度过余生。
在晚唐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激化。司空图曾出任过地方官员,但眼见朝政日非,毅然辞职回乡。他在山野间过着清贫的生活,常常与农民、渔夫、樵夫为伍,体验着民间的疾苦。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社会的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组诗中,司空图描绘了山林田园的美景,表达了与世无争的心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这些诗篇既是诗人的自画像,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