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

标题包含
七夕
夜永风露下,庭空帘幕秋。 杯盘延素魄,针缕动双眸。 天上秖今夕,人间宁少留。 如何一水际,岁岁此相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夜降临,微风拂过露水凝霜,庭院空旷而帘幕微凉。 月光洒在杯盘之上,宛如白璧无瑕,银针穿梭于丝线之中,目光随着舞动流转。 今晚,天上人间的景色同样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只是这银河相隔,让人每一年都在此仰望星空,寻求那一份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 刘跂:字季高,北宋文学家,与苏洵、苏轼等交往甚密。 3. 夜永:夜晚漫长。 4. 风露:风和露水,形容凉爽的气候。 5. 庭空:庭院空旷。 6. 帘幕:窗帘和帷幕,此处指房屋内装饰。 7. 素魄:月亮的别称。 8. 针缕:缝纫,这里指织女手工编织的场景。 9. 双眸:双眼。 10. 天上:指天上的牛郎织女星。 11. 秖今夕:指今年七月初七。 12. 人间:指人世间。 13. 宁:岂能,怎么能。 14. 一水际:天河,古人认为银河是由无数条小溪汇集而成的水流,故称“一水”。 15. 岁岁:每年。 16. 相求:互相寻求,此处指牛郎织女在七夕节晚上相会。
去完善
赏析
《七夕》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这一特殊节日的氛围。首联“夜永风露下,庭空帘幕秋”,描述了夜晚的漫长和秋天的凉意,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颔联“杯盘延素魄,针缕动双眸”,通过叙述人们摆放酒宴、祭拜星辰以及女子们穿针引线的习俗,展现了七夕的传统活动。颈联“天上秖今夕,人间宁少留”,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感慨。尾联“如何一水际,岁岁此相求”,则是对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会的情景的想象,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期盼。整首诗在渲染七夕氛围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南宋诗人刘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40年左右,当时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尚未结束,但两国已经开始进行和平谈判。 在这段时间里,刘跂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尊严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的感慨。他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而现实生活中的离散亲人也是他们心中的牵挂。 此外,刘跂在诗中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他身处战乱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这使得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加强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期盼,以唤起人们共同追求和谐世界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