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秦峰苍翠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葱的秦岭,优雅的钱塘江,万千山壑激流勇进。秦砖汉瓦筑成的城墙,城门上的彩绘长矛,还有那如蓬莱仙境的画阁,都在这江南水乡的三春之间。抬头望去,是那划破天空的归舟,犹如张翰泛舟于五湖烟月之中,与他同在的便是美丽如西子的仙子。然而,那些繁华喧嚣都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那荒凉的庙堂和苎萝村的孤独,触动了无数人的乡愁。
谁在感叹过往的历史?惋惜青春逝去,曾经的荣华无法挽留。梅市的古籍,兰亭的古墨,仿佛还能感受到它们的韵味。那位狂放的诗人正在鉴湖边饮酒赏景,这里有百年的园林风光,每日都悠闲自得。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用金龟换酒,在这里尽情畅游。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秦峰:这里指代秦岭。
2. 耶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绍兴。
3.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连绵,沟壑纵横。
4. 鸳瓦:比喻屋顶的建筑风格。
5. 雉城:城墙的意思,这里用来描绘城市景象。
6. 谯门:古代城市的门楼。
7. 蓬莱燕阁:对古建筑的一种美好想象。
8. 五湖烟月:是指浙江一带的风光。
9. 西子:即西施,本为浣纱女,后来成为越国的王妃,参与了吴越争霸的故事。
10.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描述了古代遗迹荒废的景象。
11. 何人览古凝眸:表示有人在观看这些古迹时产生了惆怅的情绪。
12. 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感慨时光的流逝,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保留。
13.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意味着古代文化的传承。
14. 依稀风韵生秋:表示虽然岁月变迁,但古人的风雅韵味依然能感受到。
15. 狂客鉴湖头:唐玄宗李隆基任太子时,曾微服出游到南岳道士司马承祯处,自称“臣是酒中仙”。狂客就是以此故事来说明游客在鉴赏风景时的心境。
16. 百年台沼:指那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和水池等。
17. 金龟换酒:唐朝诗人贺知章在金龟换酒的故事中表示慷慨大方。

去完善
赏析
《望海潮·秦峰苍翠》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感慨的词作。词中借用了不少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首句“秦峰苍翠,耶溪潇洒”,以秦山、耶溪两座山水的秀丽景色为引子,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千岩万壑争流”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壮丽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
接下来,词人以细腻的手法描述了古代建筑之美,如“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分别代表了宫殿、城门、楼阁等建筑特色,并通过“蓬莱燕阁三休”暗示出作者内心的逍遥和恬静。
下阕“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则借用了范蠡与西施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则又展现出词人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随后,“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一句通过设问,引发人们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思考。紧接着的“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则是以古代著名景点和文化遗址为象征,揭示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
最后,“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则以狂客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审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海潮·秦峰苍翠》是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00年前后,正值北宋末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此时秦观已经步入中年,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阅历丰富。在此之前,他曾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后来虽被重新启用,但官场险恶,使他倍感压力。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秦观将目光投向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以此排解内心的忧虑和苦闷。这首《望海潮·秦峰苍翠》正是他游历山川时的感悟之作。词中通过对秦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