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史携弄玉上升
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
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
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
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可不是从仙丹台回归之路漫长遥远,紫色鸾凤和云烟的车驾并不显得孤立无援。
洛水之上传来一声幽远的哽咽,成千上万片宫花也共享着寂静与孤独。
红颜佳人忧愁还未消散,此时迎来清俊公子的笑语邀请。
缑山上的绿树和青楼里的明月,在春风中吹奏断肠的玉箫声。
去完善
释义
1. 丹台:指道教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2. 紫鸾:传说中神仙的坐骑,这里代指萧史夫妇。
3. 洛水:古洛水起源于今陕西商洛市洛南县西,流经洛阳一带。
4. 幽咽:形容声音低沉微弱。
5. 万片宫花:万片落花,宫花指的是宫苑中的花卉。
6. 红粉美人:这里指的是弄玉。
7. 清华公子:这里指的是萧史。
8. 缑山:位于今河南偃师市南,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晋修仙之处。
9. 碧树:绿树的别名。
10. 青楼:古代的显贵宅邸,泛指贵族宅第。
去完善
赏析
《萧史携弄玉上升》是唐代诗人曹唐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对萧史、弄玉二人的传说故事进行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离别以及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首联“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作者用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质疑。丹台指神仙修炼的地方,萧史和弄玉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对恩爱夫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神仙,居住在天上的凤台。这里作者暗示出神仙世界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颔联“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通过描绘洛水的幽咽声和万片凋落的宫花,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这种感伤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包含着对历史和现实世界的反思。
颈联“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写出红颜女子和翩翩公子的对比形象。这里的“清华公子”指的是英俊潇洒的风流才子,而“红粉美人”则是指那些美丽动人的佳人。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
尾联“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将诗意推向高潮。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这里的“碧树青楼月”形象地描绘出缑山的美丽景色。然而,面对这美景,主人公却感到无比的哀伤,因为他的爱人已经离去,只留下他独自吹奏着玉箫,抒发心中的悲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萧史携弄玉上升》,是唐朝诗人曹唐的作品。诗中的“萧史”和“弄玉”分别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他们因吹箫的默契而结为夫妻,后双双成仙升天。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这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一首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期,文化艺术高度发达,诗歌作为当时的主流文学形式,被广大文人所喜爱并广泛传播。诗人曹唐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以描绘仙境、颂扬神仙生活为主,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其次,我们来看曹唐在创作这首诗时的生活际遇。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往往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个人抱负。然而,尽管曹唐才华横溢,但他却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利,这使得他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失望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的社会背景。当时的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现实产生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纷纷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神仙世界中,以此表达对现实的反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既有作者个人的生活际遇,也有那个时代的整体社会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