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笑天涯,还倦客。欲起病无力。风雨春归,一日近一日。看人结束征衫,前呵骑马,腰剑上、陇西平贼。
鬓分白。只可归去家山,无田种瓜得。空抱遗书,憔悴小楼侧。杜鹃不管人愁,月明枝上,直啼到、枕边相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笑对天涯,归来仍是疲惫的旅人。
想要振作却病体无力。
在风雨中春天归去,日子一天比一天接近。
看到别人收拾行装,前面有人牵着马,腰间佩着剑,准备前往陇西平定贼寇。
两鬓已有些白发。
只能回到家乡,那里没有田地可以种植瓜果。
只能在小楼旁抱著留下的书卷,显得憔悴不堪。
杜鹃鸟并不理会人们的忧愁,月亮照耀下,它在树枝上不停地啼叫,直到在枕边找到它的伴侣。

去完善
释义
1. 笑天涯:笑对天涯海角,指乐观面对人生的漂泊不定。
2. 还倦客:疲倦的游子。
3. 结束征衫:整理行装,准备出征。
4. 前呵骑马:指挥战马前进。
5. 陇西平贼:在陇西地区平息盗贼。陇西是古代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
6. 无田种瓜得:没有田地可以种植瓜类作物,这里暗示诗人无法过上农耕生活。
7. 空抱遗书:手里拿着古籍书籍,却无法付诸实践。
8. 小楼侧:小楼上的一侧。
9. 杜鹃:鸟名,又称子规、杜宇,鸣声凄厉,常用于表现哀愁、思乡等情感。
10. 相觅:相互寻觅,这里指杜鹃啼叫之声不断,让人难以入眠。

去完善
赏析
《祝英台近》是南宋著名词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词表达了一位游历天涯的倦客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因身体疲惫而无法继续前行的无奈。他看到别人结束旅行,整理好衣物,准备骑马离开,前往西北边疆平定贼寇。而他自己却由于年老体衰,无法跟随他们一起征战。
刘过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自己与他人的对比,表达了年华已逝的哀伤。他想回到家乡,但在那里已经没有田地可以耕种。他只能抱着过去的回忆,在小楼里憔悴度日。最后,词人以杜鹃鸟在月明的枝头啼鸣,直到枕边寻找的情景结尾,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深深的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是一首描绘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古风词牌。这首词出自南宋词人刘过之手,大约创作于公元1190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入侵,整个社会充满了流离失所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刘过作为当时的一名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在词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间苦难的同情。
《祝英台近》中的祝英台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她与梁山伯的爱情故事象征着人们在乱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过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于和平与幸福的渴望,以及对国事衰败的忧虑。他的词作既有婉约之美,又有一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