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切莫拉开窗帘,因为害怕看见落花纷飞,也害怕听到杜鹃鸟哀怨的啼叫。

去完善
释义
韦曲:唐代长安城南的地名,这里借指临安的繁华旧地;斜川:河流弯曲处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家国之思。上片写景,从"接叶巢莺"到"一抹荒烟",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萧瑟景象,暗示时光流逝、繁华不再。下片抒情,由"当年燕子"引出对往昔的追忆,用"新愁"点明现实的苦闷。结尾处"莫开帘"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限怅惘。全词意境清冷,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堪称宋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彼时张炎从一个贵公子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往昔繁华生活如同梦境般消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重游故地西湖,面对眼前残败荒凉之景,与记忆中往昔盛景形成鲜明对比,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词。借描写春日将尽、湖山萧瑟之景,寄托自己深沉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