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一
冰蟾蜚下一天霜,领畧岩花旖旎香。
我亦小园清绝处,与君同命醉为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冰蟾下的寒露犹如一层白霜,领略到岩石上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我在自己清幽的小花园里,与你一同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冰蟾:这里指月亮。在古代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常将月比作蟾蜍或兔子。这里用“冰蟾”一词来描述夜晚的月光。
2. 蜚:即飞行。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缓缓升起的过程。
3. 一天霜:指天空中布满的星星像霜一样洁白。
4. 领畧:此处意为欣赏。
5. 岩花:此处指桂花。
6. 旖旎:美好、柔和的样子。
7. 小园:诗人自己居所附近的小花园。
8. 清绝:形容环境优美,清静幽雅。
9. 君:指诗人的朋友。
10. 命:意思是共同度过。
去完善
赏析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一》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陈造以冰蟾和一天霜作为比喻,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冰蟾蜚下一天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清凉氛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领畧岩花旖旎香”则进一步刻画了木犀花的美丽与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诗人以自己与小园为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我亦小园清绝处,与君同命醉为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会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描绘桂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
在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灭亡和金朝南侵的战乱。陈造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但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已经衰落。陈造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考取功名。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陈造正在家乡安徽宣城居住,过着隐居生活。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陈造作为一位文人,时常邀请朋友一起欣赏桂花、饮酒赋诗,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一》中写道:“亭亭岩下桂,岁岁中秋色。”“秋色”既指桂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