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上老藤
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
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
摧残复长养,锻錬成老大。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襘。
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
何不淬斧斤,诛鉏此萧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树木已经显得庄重威严,而长长的藤蔓也显得很奇特。它们深埋于青苔之中,却又在天空之上翻腾舞动。经历了寒凉的秋天和炎热的夏天,在磨难中成长,最终成为了成熟的老者。它们就像盘绕的蟒蛇一样强壮有力,即使曾经的巨龙死去,它们的躯壳仍然存在。当某天雷电劈开山体,倾盆大雨洗刷一切,这些松树如果有所改变,岂不是会受到困扰。依附其上的生物可能成为祸患,所以我们要借鉴历史教训,坚守自己的原则。为什么不用斧头来磨练自己,除去那些不好的事物呢?
去完善
释义
《松上老藤》注释如下:
1. 昂藏:挺拔高大。
2. 矫尾:翘起尾巴。
3. 严严:寒冷的样子。
4. 夏景晒:夏天阳光照射。
5. 躯壳:指树木的躯干。
6. 结襘:比喻坏事牵连到好人身上。
7. 附枝:依附在树枝上的东西。
8. 诛鉏:清除杂草。
9. 萧艾:杂草,这里指老藤。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松树上老藤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老藤的描绘,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对时间的敬畏。诗歌以“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松树的挺拔和藤蔓的奇特,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等词句,描绘了老藤在四季更替中经历的风霜雨雪,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等诗句,表达了对老藤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身边的“附枝物”,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迷惑。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应该像对待杂草一样,用斧头除去这些不好的东西,保持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老藤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热爱和对时间沧桑的敬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上老藤》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孔武仲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左右,即南宋光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孔武仲正担任着江西提举一职,负责当地的文化教育事务。他的文学造诣颇高,诗词歌赋皆有涉猎,受到朝廷和百姓的广泛赞誉。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鼓励民间文艺的发展。
当时,南宋国力逐渐衰弱,金兵南下,战事不断。在这种背景下,孔武仲写下了这首描绘松间老藤的诗歌,以此寄托自己对国家和平、人民安宁的美好愿望。诗中的“古藤”象征着历经沧桑的老者,坚韧不屈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