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西斋书事

标题包含
夏日西斋书事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界两司马”。 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榴花:石榴花,为夏秋之际盛开的花朵。 2. 映叶:在阳光下透过树叶的照射。 3. 槐影:槐树的树荫。 4. 沉沉:形容浓密或低垂的样子。 5. 雨势:下雨的势头或迹象。 6. 小院:小型的庭院。 7. 地偏:地处偏僻。 8. 鸟迹:鸟的足迹。 9. 苍苔: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夏日西斋书事》中,司马光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石榴花尚未完全绽放,绿叶间点缀着点点红意;郁郁葱葱的槐树下,细雨纷纷,天地间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这个小院子地处偏僻,鲜有人至,唯有一片苍苔上留下了鸟儿的足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宁静致远的内心世界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西斋书事》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7年,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一年里,司马光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开始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他一度被贬为地方官员。 在这一时期,司马光虽身处庙堂之外,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他在闲暇之余,常常来到乡村田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首《夏日西斋书事》正是他这一时期生活的写照。 诗中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炎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司马光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超脱。 总之,《夏日西斋书事》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司马光在北宋仁宗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他对自然的热爱。虽然他身处逆境,但他的诗词却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