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无可上人

标题包含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代表作品有《长江集》等。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出家为僧,法号...查看更多
薄荷糖的味道
去完善

译文
终究还是许下了归隐山林的约定,天台山将成为他修行的近邻,也寄托了我对他的祝福。
薄荷糖的味道
去完善
释义
烟霞约:指归隐山林、与自然相伴的约定;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佛教圣地之一。
薄荷糖的味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雨后初晴的圭峰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颔联通过“麈尾”和“蛩鸣”两个细节,既展现了僧人的超凡气质,又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颈联刻画无可上人孤独前行的画面,“潭底影”与“树边身”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的孤寂与坚韧。尾联则升华主题,表达了对堂弟归隐修行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薄荷糖的味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贾岛正处于他人生的中年时期。此时的贾岛,已在诗坛上颇有名气,但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向往山林的志趣。他的从弟无可上人要离开草堂寺去往他方,贾岛写下此诗送别。在唐代,文人间这种送别之作颇为常见,既表达离愁别绪,也寄托各自的理想与追求。贾岛一生多次往来于山林寺院之间,对僧人生活及山林景色极为熟悉,这次送别无可上人,他将自身对山林的眷恋、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都融入诗中。
薄荷糖的味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