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春草
燕寝凝香梦更清,梦回得句快吟情。
可怜人化辽天鹤,池上年年草自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宁静的卧室里,香气环绕,梦境更加清晰。醒来后,迅速记录下诗句,抒发心中的喜悦。可惜那人已如辽天的白鹤远去,池塘边的青草依旧年复一年地生长着。
去完善
释义
1. 燕寝:古代特指天子、诸侯的宫室或宰相的居室。此处借指书房。
2. 凝香:形容香气浓郁。
3. 辽天鹤:此指远在天边的鹤。辽,远。
4. 人化辽天鹤:指作者的朋友已经离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感慨。首句“燕寝凝香梦更清”中,诗人用“燕寝凝香”来形容自己生活环境的高雅与宁静。接着的“梦回得句快吟情”则表现出了诗人梦中醒来,灵感涌现,迅速记录下诗句的喜悦之情。接下来的“可怜人化辽天鹤”以"辽天鹤"象征诗人高尚的人格与胸怀,而“池上年年草自生”则以年年生长的青草,寓示着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以及永恒的生命力,也暗示出诗人虽然身世浮沉,但内心依然保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既有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有生动的形象描绘,呈现出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池塘生春草》是南宋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已经攻占江南,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陷落,南宋皇帝赵构被俘。而杨公远正身处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杨公远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在这个特殊时期,他见证了国家的灭亡和社会的动荡,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忧虑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在《池塘生春草》这首诗中,杨公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池塘生春草”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机盎然的新生活即将开始。然而,由于时代的悲剧,这种美好的生活愿景终究未能实现。尽管如此,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