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六
如珪如璧,雕文丧德。
如云如石,坚润是式。
苍竹无心岁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
照破诸缘兮,两眼如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犹如玉珪和宝玉,雕琢纹饰却丧失本德。
又似流云和磐石,坚硬润泽方为典范。
翠竹不招摇却自有岁寒之色,老松独立且有傲霜斗雪之力。
洞察世间纷繁事理啊,眼神明亮如黑漆。
去完善
释义
1. "如珪如璧":珪(guī)是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制礼器;璧(bì)为圆形有孔的玉器。这里比喻禅人的品质高洁,如玉般珍贵。
2. "雕文丧德":雕文,指雕琢精美的纹饰;丧德,失去道行或品德。意为过分追求外在装饰会丧失内在的道德品质。
3. "如云如石":形容僧侣像云一样悠游自在,又像石一样坚定不移。
4. "苍竹无心岁寒色":苍竹,青色竹子;岁寒色,寒冷季节的颜色。此处寓意竹子虽无复杂的心绪,却能展现出四季中最寒冷的景象。
5. "老松有傲霜雪力":老松,古老的松树;傲霜雪,不畏严寒,傲然挺立。此句赞美松树的顽强生命力。
6. "照破诸缘兮":诸缘,各种因缘;照破,看破、明了。此句表示僧侣能看透世间种种因缘,智慧洞明。
7. "两眼如漆":漆(qī),一种黑色涂料。此句形象地描绘出僧侣眼眸深邃明亮,如同漆黑的双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禅人的画像为引子,通过描述其外在形象来传达出诗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诗人将禅人的画像比喻为“如珪如璧”,意为晶莹剔透、完美无瑕,这种完美不仅仅体现在其外在形象上,更体现在其内心世界和道德品质上。而接下来的“雕文丧德”则暗示了禅人的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的品质。在诗人眼中,禅人像云彩一样自由飘逸,像岩石一样坚定坚实,这是诗人对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接下来诗人以“苍竹无心岁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的生动描绘,展示了禅人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定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以“照破诸缘兮,两眼如漆”表达了对禅人的敬仰之情,认为禅人具有看透世事、明察秋毫的智慧和能力。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华美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胸怀大志的禅人形象,使人们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刻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六》是南宋诗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诗人在此时期正值壮年,深谙禅宗哲学,对人生境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诗人以禅宗为背景,倡导佛教教义,主张清心寡欲,摒弃世俗纷争。他在这首诗中以禅人为题材,通过描述禅人的形象和心境,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理想人生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禅人的赞美,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摆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即在面对纷乱世事时,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豁达,做到无欲无求、从容面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