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梅
日暮天寒小驿亭,竹边流水浅泠泠。
一枝蚤落诗人手,无恨春风入胆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天色渐冷,在驿站的小亭子里,可以看到竹林边的流水轻轻流淌。一只早开的梅花落在诗人的手中,不需要遗憾春风已经进入了花瓶。
去完善
释义
1. 日暮: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2. 天寒:天气寒冷。
3. 小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小驿站。
4. 竹边:竹林旁边。
5. 浅泠泠:形容水流缓慢清澈。
6. 一枝:指梅花。
7. 蚤落:指梅花早早地掉落。
8. 诗人: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9. 无恨:没有遗憾。
10. 春风:春天的风。
11. 胆瓶:一种贮酒的瓶子。
去完善
赏析
《折梅》是南宋诗人张道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日暮天寒”的背景,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环境的萧瑟。在这样寂寥的时刻,诗人却找到了生命的安慰——那就是一支早落的梅花。这支梅花落入诗人的手中,让他感觉到春天其实并未离去,而是藏于这小小的花瓶之中。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驿站竹边找到梅花的故事,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坚定的心态,展现出他独到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梅》是南宋诗人张道洽的一首咏物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6年,即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金朝的灭亡,使得南宋面临着北方强大的蒙古势力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张道洽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以诗歌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折梅》这首诗中,张道洽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他将梅花比喻为忠臣烈士,赞颂其傲霜斗雪的精神风貌。这种情感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国家民族的期许,希望南宋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屈,抵御外敌,重新振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