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
兽蹄鸟迹颇奇怪,干端坤倪微发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
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宇同书车。
赵高采历竞新作,胡母博学夸宏橅。
是时小篆方挺出,苍籀字画勤芟除。
云阳系囚变隶体,世喜简便争奔趋。
人文日巧伪日胜,古意自此皆荒芜。
峄山野火惟焦苏,苦县光和碑亦无。
宣王石鼓后来出,真赝莫订徒嗟吁。
阳冰凛凛及前辈,字骨瘦硬中敷腴。
潮乎下笔亦清切,杜陵谓与李蔡俱。
寂寥恍已隔千载,游心艺苑惟长驱。
我朝巨笔惟章徐,武夷近数延陵吴。
吴君心近觑天巧,瘦不露骨肥不粗。
小字银钩铁画如,大字龙蛇相鬰纡。
上穷羲黄下秦汉,掎摭彝鼎并盘盂。
知音惜无浣花老,侯门欲曳邹阳裾。
劝君行矣勿留滞,识真四海多通儒。
莫学妇人写阴符,莫作奇字索酒沽。
摩崖他日颂功德,大字深刻真良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最初创制文字,这种文字依据类别模仿形状,自然略显粗糙。
野兽蹄印、鸟类足迹奇特而多变,经过几千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规范的文字体系。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时期,史籀创作了十五篇大篆,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式的书写方式,和之前的文字有着明显的区别。
秦始皇统一七国,结束了战国时期,他使全国各地的车轨和文字一致化,采用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
同时期,赵高以《易》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新的文字,因为其广博的知识使得作品显得宏大。
这时小篆书法逐渐盛行,人们开始努力摒弃过于复杂的部分。
李斯在狱中改造书写体成为隶书,这种简便的形式受到世人喜爱,竞相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书法技巧的追求越发执着,使得古人的质朴渐渐被取代。
然而,很多古代书法珍品已经失传,甚至消失殆尽。例如:峄山上的石刻、苦县的汉武帝画像等等。
后来,人们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石鼓文,但因真赝难辨,也只能叹息感慨。
唐朝的张旭(怀素)虽为前辈,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却令人敬仰。他的字体筋骨显露,却又富有变化。
后来有几位出色的书法家:杜陵、李蔡等,他们的作品也已经流传千古。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当属章草、徐浩等人,武夷山附近则有延陵等地的吴姓书法家。
他们不仅追求瘦而不露骨的美,还追求肥而不腻的境界。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各具特色。
因此,他们的书法作品中既包括了上古的绘画,也包括了汉字的起源。
遗憾的是,没有真正的伯乐能够发掘这些书法艺术,也没有能够将它们传承下去。所以,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播给更多的学者。
不要模仿那些妇人的字迹,也不要去写一些生僻的字来换取酒的报酬。我们应该用最好的书法作品来纪念那些伟大的历史时刻。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