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标题包含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邵陵佳树碧葱茏,河汉西沈宴未终。残漏五更传海月, 今日却怀行乐处,两床丝竹水楼中。 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五夜清歌敲玉树, 狼藉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鹧鸪欲绝歌声定, 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 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竹叶水繁更漏促, 星斗渐稀宾客散,碧云犹恋艳歌声。 三年身逐汉诸侯,宾榻容居最上头。饱听笙歌陪痛饮, 月满前山圆不动,更邀诗客上高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唐,字尧宾,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主要活动在贞元、元和年间(785-820)。 曹唐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邵陵的美景依然翠绿繁荣,银河已经落向西边,但宴会还未结束。当五更时的漏声传来时,月亮还在海上浮现。今天是追忆昔日欢愉的时刻,我们曾在水楼上一起欣赏音乐,享受那份快乐。我不知道命运会如何发展,但我仍然铭记那些来自贵人们的深厚恩情。在那些清净的夜晚,我们一起欣赏玉树的清音,那时的梨花和月光如此美好,我们都沉浸在信陵门的欢宴之中。 我们曾在西方的画廊里共度时光,那里的水云、红树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鹧鸪的叫声似乎也已经停息,只有春风和明月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在那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尽情地饮酒欢歌,忘记时间的流逝。 我们用木鱼和金钥锁住了春城的夜晚,夜里我们在红楼里纵情饮酒。竹叶水的声音伴随着更漏的节奏,星星逐渐稀疏,宾客们也渐渐散去,只剩下那让人留恋的歌声。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在陪伴着汉朝的诸侯们。在我最好的岁月里,我总是陪着他们听音乐、痛饮酒,看着那月光洒在前山上,那么圆满,那么宁静。我想邀请诗人朋友们一起登上高楼,共赏这美好的夜色。
去完善
释义
1. 邵陵:古县名,位于今湖南省邵阳市境内; 2. 河汉:指银河; 3.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4. 海月:形容月光如海水般清澈; 5. 丝竹:指音乐或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6. 行乐处:指曾经欢乐的地方; 7. 郑重恩:深厚的恩情; 8. 玉树:玉制或者形容像玉的树枝,常用来比喻美女的眉毛或歌曲; 9. 狼藉:形容物品散乱; 10. 梨花:一种白色的花朵,可以形容雪或月亮的颜色; 11. 信陵: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 12. 粉堞:粉红色的女墙; 13. 彤轩:红色的装饰物; 14. 画障:有画的屏风; 15. 红树:泛指秋天变红的树叶; 16. 窣:形容声音细小; 17. 璇题:美玉装饰的门头; 18. 鹧鸪:鸟类的一种; 19. 非时:不是应该的时候; 20. 不似泥:形容喝醉了站立不稳的状态; 21. 木鱼金钥:指寺院里的钟声; 22. 春城:春天里的城市; 23. 红楼:红色的楼阁; 24. 竹叶:代指竹叶青这种酒; 25. 繁:频繁; 26. 更漏:古代的计时工具; 27. 星斗:星辰; 28. 宾客:客人; 29. 碧云:绿色的云彩; 30. 艳歌:美妙的歌曲; 31. 汉诸侯:汉代的分封诸侯; 32. 痛饮:尽情畅饮; 33. 月满前山:月亮照亮了前面的山; 34. 圆不动:形容月亮圆润而不移动; 35. 诗客:诗人。
去完善
赏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是唐代诗人曹唐所作的五言古诗。这组诗通过描述邵陵旧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此组诗的赏析: 第一首诗以邵陵的美景开篇,绿意盎然的树木和西沉的银河共同营造了宴会的美妙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残漏五更传海月”这一景象,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凸显出过去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接着,诗人回忆了两床丝竹在水楼中的欢愉场景,表达出对过去欢乐岁月的深深眷恋。 第二首诗则主要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感叹自己未能回馈萧使君的重恩,虽然享受了五夜的清歌和玉树的响声,但终究无法抵消内心的愧疚。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满城月光下梨花的纷乱景象,以此作为自己和友人当年沉醉于信陵门的象征。 第三首诗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水云红树,诗人通过鹧鸪的叫声以及杜鹃花的美艳形象,展现了邵陵昔日宴会的繁华场景。最后两句则是用春风夜月来形容当时的心境,表示自己已经沉浸在过去的美好时光之中。 第四首诗从更高的视角来展现邵陵宴会的气氛。诗人在木鱼声中登上红楼,尽情畅饮,而竹叶水和更漏之声则成为时间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星辰稀疏,宾客离散,然而那美丽的歌声仍然萦绕在诗人心中。 第五首诗则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在这三年的时光里,诗人和友人共度了无数的快乐时刻。而每当月亮升起在前山之上,他们都会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象。最后,诗人提议邀请更多的诗客一起登上高楼,共享这份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曹唐所作,诗题中的“长安客舍”指的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家旅店。据史载,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至十年(856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曹唐的境遇并不算好。他本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却因科举考试屡次不第而未能跻身仕途。他在长安城内的旅店里度过了许多个日夜,写下了许多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篇。这首《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便是其中之一。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像曹唐这样的文人士子往往难以施展抱负。他们只能在诗文中抒发内心的情感,寄托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曹唐回忆了昔日与友人欢聚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骚客中非常普遍,反映了他们对友谊的重视和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