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溪次韵九首 其五

标题包含
西溪次韵九首 其五
秋风涨川谷,小汊亦容舠。 落照收长缆,随流试短篙。 隔溪闻鼓枻,临海试观涛。 解赋南州浦,前身何水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秋天的风吹拂,河水高涨,小小的河道也可以容纳下船只。夕阳西下,长长的缆绳收起,顺着水流用短竹竿试着引导船只。隔着溪流可以听到划桨的声音,在靠近海边时可以尝试观看波涛汹涌的海浪。了解赋南州浦,或许前生就是一位水乡之人吧。
去完善
释义
1. 西溪: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2. 次韵:作诗方式的一种,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进行创作。 3. 刘跂:南宋诗人,字去非,号江西老农。 4. 秋风:秋季的风,这里指代秋天的景象。 5. 涨川谷:河流和谷地在秋天水位上升的景象。 6. 小汊:小溪支流。 7. 容舠:允许小船通过。 8. 落照:夕阳的光照。 9. 长缆:长绳。 10. 随流:顺着水流。 11. 试短篙:用短竹竿试探水深。 12. 隔溪:相隔的溪流。 13. 鼓枻:划桨。 14. 临海:靠近海边。 15. 观涛:观看海浪翻滚的景象。 16. 南州浦:泛指南方的水乡。 17. 前身:前世的化身。 18. 水曹:古代官职名称,主要负责水利工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首联“秋风涨川谷,小汊亦容舠”写秋风萧瑟中,溪流汇集成湖泊,小小船儿得以在其中遨游。颔联“落照收长缆,随流试短篙”刻画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悠然地收起长缆,用短篙试着划行,享受这片宁静的水域。颈联“隔溪闻鼓枻,临海试观涛”则表现了诗人在溪流间听到远处击水的声音,想象着在辽阔的大海边观看波涛汹涌的场景。尾联“解赋南州浦,前身何水曹”以怀古的手法暗示了诗人或许是前世的水官,才能如此娴熟地运用各种和水有关的典故进行诗歌创作。整首诗格调清新,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底蕴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溪次韵九首 其五》是北宋诗人刘跂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溪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刘跂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生活有较深的了解。他还热衷于文学创作,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相互唱和。这些经历使得刘跂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也对刘跂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由于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的享受。这使得刘跂能够在诗歌中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