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山庵

标题包含
过山庵
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 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 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 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仲弓(1245年-1306年),字希圣,号苇航,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元代著名学者、官员。 胡仲弓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经史见长。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大房子,只要我们内心安宁,哪里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家。 在平淡的生活中体验世界的味道,用诗词歌赋充实我们的生活。 时常增添炭火来烤芋头,快速地煮泉水泡茶品尝。 在这座山中没有美丽的梅花,我在梦中也欣赏不到那美丽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1. 山庵:山间僧舍;山中尼姑庵。 2. 天地:指空间和时间。 3. 安:平静安定。 4. 淡中:淡泊之中。 5. 世味:人世间的滋味,这里可能暗示世俗的热闹或纷扰。 6. 吟:诗歌的创作或诵读。 7. 生涯:生活;人生。 8. 煨芋:用炭火灰煨熟的芋头,此指简单的生活。 9. 炭:烧木取火的余烬,这里指炭火。 10. 烹泉:煮泉水,指泡茶的水。 11. 旋:立刻;马上。 12. 空山:空旷的山野。 13. 无纸帐:没有糊纸的窗户,意味着条件简陋。 14. 梦不到梅花:这里是说住在山庵之中远离尘世的纷扰,心中宁静,无须梦见梅花来陶冶情操。
去完善
赏析
《过山庵》是南宋诗人胡仲弓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庵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整首诗以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首联“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表达了诗人将整个世界视为自己的家园,只要内心安宁,哪里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家。这种心境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颔联“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表现了诗人通过品味平淡生活中的滋味,满足于诗歌创作的生涯。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关注生活的细微之处,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寻找人生价值的追求。 颈联“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描述了诗人在山庵中烹饪美食、品尝香茶的悠闲生活。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美好画面,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细致。 尾联“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则是诗人表达尽管身处山间,远离繁华世界,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洁,不被世俗纷扰所影响。这一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品质。 总之,《过山庵》通过描绘诗人在山庵中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洒脱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超脱。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充满了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山庵》是南宋诗人胡仲弓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 胡仲弓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胡仲弓远离政治中心,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通过游览山庵,抒发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的文化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人墨客们崇尚理学,强调心性修养,关注社会现实。这种风气影响了胡仲弓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同时,南宋晚期的山水画艺术也达到了高峰,这为胡仲弓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使他的诗篇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优美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