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其一
戏叶复依蒲,登龙是去途。
何烦垂翡翠,未肯畏鹈鹕。
已负吞舟大,终无涸辙虞。
濠梁宁足乐,相忘在江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戏耍的叶子又依附在菖蒲上,登上飞龙是离开的路途。
何必麻烦地垂下翡翠,还不愿意畏惧鹈鹕。
已经背上了巨大的鱼,终究没有陷入枯竭的危险。
河塘和桥梁并不能满足乐趣,相忘于江湖才是永恒之道。
去完善
释义
1. 戏叶复依蒲:戏,嬉戏;叶,指叶子;复,再次;依,依靠;蒲,水草。这里描述的是鱼儿在水中嬉戏的画面。
2. 登龙是去途:登龙,指登上龙门;去途,离去的道路。这里是说鱼儿化身为龙的传说。
3. 何烦垂翡翠:何烦,何必麻烦;垂,下垂;翡翠,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翠绿的荷叶在水面上摇曳生姿。
4. 未肯畏鹈鹕:未肯,不肯;畏,害怕;鹈鹕,一种鸟类,以鱼类为食。这句是说鱼儿并不怕鹈鹕捕食。
5. 已负吞舟大:已负,已经承担;吞舟,吞食船只的大鱼,比喻大材之人。这句是说鱼儿已经是能吞食船只的大鱼了。
6. 终无涸辙虞:终无,始终没有;涸辙,水干竭的鱼塘;虞,担忧。这句是说鱼儿不用担心会像涸辙之鲋那样陷入困境。
7. 濠梁宁足乐:濠梁,濠水的桥梁,代指游玩的地方;宁,宁可;足乐,足够快乐。这句是说在濠梁游玩的快乐不如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8. 相忘在江湖:相忘,相互忘却;江湖,江河湖泊。这句是说在江湖中,鱼儿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彼此互不干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以鱼的视角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生活的乐趣。“戏叶复依蒲”描述鱼儿在水草和浮萍之间欢快游动的画面;“登龙是去途”则暗示着鱼儿的命运并非注定,它们有机会跃龙门化为龙。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鱼儿无需担忧敌人的威胁,因为它们足够强大,即使在困境中也能顽强生存。最后两句以濠梁之水和江湖广阔作为对比,揭示了鱼儿既可以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快乐,也可以在广阔的江湖中实现自我超越与升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鱼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丁谓创作的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代,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丁谓创作这首诗歌时,他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他在官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曾任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等职,对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然而,这位才子在官场上的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满足,反而让他对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宋朝开国初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权更迭频繁,政治斗争激烈。丁谓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景象,展现了人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