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2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希望亲人能够平安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去完善
释义
婵娟:指代美好的月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中秋望月为契机,借景抒情,情感真挚深沉。开篇两句气势磅礴,将读者引入一个宏大的宇宙视野,表达了对时间永恒和生命短暂的哲思。随后通过描写月宫的孤寂寒冷,反衬出人间生活的温暖可贵。 下阕转入现实,描绘月光流转的动态画面,“照无眠”三字点明了作者内心的惆怅。紧接着以月亮的圆满对比人间的离别,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遗憾。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名句,寄托了人们对亲情、友情最美好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在公元1076年所创作的一首词。此时正值宋神宗在位,国家实行王安石的新法变法时期。苏轼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在朝廷政治斗争中因反对新法而被贬为密州知州。这种人生波折让他既感到孤独又怀有壮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轼登临超然台,望着浩渺的夜空和一轮明月,心生感慨,挥毫泼墨,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思想表达了人生苦乐交织的无奈;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寄托了对故乡亲友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