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
人间花亦有仙骨,卯酉发妆呼不醒。
醉里那知更岁月,韵高班草卧空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间的花朵也有仙灵之气,在清晨和傍晚时分最为美丽,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美。沉醉在其中,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它们的韵味高雅,即使在其他花草之中,它们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独自躺在这空旷的庭院中。
去完善
释义
"卯酉发妆呼不醒":此处的"卯酉"是古时的计时方式,卯为清晨五点至七点,酉为下午五点至七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花在这两个时段开放并化妆,但人们却无法察觉或欣赏到它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春花在卯酉时节盛开的美景。诗人将花比作仙子,寓意它们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即使呼唤也无法被唤醒。诗中还表达了岁月匆匆、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花的韵味和品质,使整首诗显得淡雅而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春花》是宋代高僧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赞美长春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佛教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释德洪却以超凡脱俗的心境,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的美景,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
在创作《长春花》这段时间里,释德洪的人生际遇颇具戏剧性。他本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因才学出众而被荐举入京,受到皇帝的接见。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他便因为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贵,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这种人生起落,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向往超脱尘世的生活。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十分复杂。南宋末年,金、蒙古等外族入侵,战争频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德洪选择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无奈。
总之,《长春花》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作者释德洪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同时也目睹了社会的苦难。然而,他却能够从自然美景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这样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实在令人敬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