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叔弼寄秦张

标题包含
送叔弼寄秦张
庐陵四公子,吾及识其半。 叔也英达人,平易亦精悍。 于时吾始壮,败壁不涂墁。 孤身客东都,转食诸公馆。 时来扣君门,百过不留难。 倾心倒囊笈,燕语彻昏旦。 磬折晚为亲,少得而多患。 相过汝颍上,岁月不胜难。 君才得公余,十日而千万。 舌端悬日月,笔下来江汉。 此行不寻常,谈者方一贯。 逸足宁小试,宝刀当立断。 用意不崎岖,欲得忘挟弹。 卧念平生亲,稍作春冰泮。 因声督张秦,书来不应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庐陵四公子,我已认识其中两位。 我叔是个英达之人,为人平和却又不失干练。 那时我刚开始成年,家徒四壁,处境艰难。 一个人旅居在东方的都城,寄住在各个公馆之间。 时常去拜访你,几百次也不觉得困难。 我们彼此倾吐心事,通宵达旦地聊天。 渐渐亲近起来,但总有小波折不断。 一起度过你在汝颍的时光,岁月实在无法承受这些难处。 你的才华在处理公务之余,十天便能写出无数篇佳作。 言语如日月悬在口中,笔下犹如江河流淌。 这次出行非同寻常,谈论的人都为之赞叹不已。 你那超凡的速度怎可小试,犹如宝刀必须立即斩断。 用意并非曲折险峻,而是要达到忘却利箭的境界。 躺在床上想起一生所亲,心情如同春冰开始消融。 借此机会催促张秦,书信往来不应有迟缓。
去完善
释义
1. 庐陵: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县,是陈师道的故乡; 2. 四公子:指当时著名文人曾惇、曾肇、张耒和陈师道四人; 3. 英达:才智出众,才能突出的人; 4. 平易:平淡,自然; 5. 精悍:形容人精明强干; 6. 壮:指作者在年轻时; 7. 败壁不涂墁:形容贫穷的居住环境; 8. 孤身客东都:作者当年独自在东都洛阳谋生; 9. 转食诸公馆:靠在各个官署吃饭度日; 10. 时来扣君门:时常去拜访叔弼; 11. 燕语彻昏旦:相处愉快,说话不分日夜; 12. 磬折:指深深弯腰鞠躬表示尊敬; 13. 时过汝颍上:一段时间后在汝颍之地相聚; 14. 岁月不胜难:时间过得太快; 15. 君才得公余:张秦得到空闲时间; 16. 十日而千万:言其才能非凡,十日可抵别人千万日之功; 17. 舌端悬日月:形容口才了得; 18. 笔下来江汉:文采斐然,下笔如有神助; 19. 此行不寻常:这次出行不同一般; 20. 方一贯:十分一致,指各方面都十分完美; 21. 逸足宁小试:优秀的马匹应该大显身手; 22. 宝刀当立断:把利剑用在关键处; 23. 用意不崎岖:构思意图要清晰明确; 24. 欲得忘挟弹:想要获得就应忘记危险; 25. 春冰泮:春天的冰逐渐融化; 26. 督张秦:催促张秦; 27. 不应缓:不应该拖慢;
去完善
赏析
《送叔弼寄秦张》是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与朋友的交往、谈话等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惜别之情。诗人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通过叙述与朋友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叔弼寄秦张》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创作于公元1094年。当时陈师道正处于他人生的低潮期,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又因家贫而生活困苦。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陈师道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悲悯的笔触描绘了民间的疾苦,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这使得他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陈师道通过对叔弼和秦张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自己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在诗中写道:“此别何时见,今人非故人。”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师道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