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宴曲江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春时期考中进士后的选择与旅游,最先在曲江池的杏园设宴庆祝。
用紫色的毛笔在粉壁上写下如神仙一般的诗卷,伴随着柳树的绿色和萧声拂过皇家的楼阁。
晴天的风景、露水的光明照映着远方的岸边,夜晚的山峰翠绿就像掉落至芬芳的岛屿。
归来时已经不记得曾在花间沉醉,那繁华的道路和华美的车辆就如同流水一般川流不息。
去完善
释义
《及第后宴曲江》是一首描绘科举及第后庆祝场景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解释:
1. 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意思。这里指在新春时期获得进士头衔的人。
2. 胜游:有趣的游览活动。
3. 杏园:位于长安城的杏树园,是唐代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的地方。
4. 曲江:即曲江池,是唐长安城著名的风景区。
5. 紫毫:毛笔的一种,由紫色的鼠毫制成。
6. 粉壁:涂抹着白粉的墙壁。
7. 题仙籍:在墙壁上题写诗句,表达对进入仙境的向往。
8. 柳色:柳树的颜色,这里是泛指春天。
9. 箫声:用箫吹奏的音乐。
10. 拂:轻轻掠过。
11. 御楼:皇帝的宫殿。
12. 霁景:雨后天晴的景象。
13. 露光:露水的光泽。
14. 远岸:远方的岸边。
15. 晚空:傍晚的天空。
16. 山翠:山峰的绿色。
17. 芳洲:长满花草的小岛或水边平地。
18. 不省:不知道,不明白。
19. 花间:花园中。
20. 绮陌:繁华的道路。
21.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子。
22. 似水流: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如同水流一样源源不断。
去完善
赏析
《及第后宴曲江》是一首描绘科举及第后喜悦心情的诗歌。首联“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以春日盛事开篇,描述了新科进士在曲江头的杏园欢聚一堂的场景。颔联“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写才子们在墙壁上挥毫题诗,歌颂自己的成就,并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和动听的音乐。颈联“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则通过描绘雨后晴朗的景色和夕阳下的青山绿水来衬托这种喜悦的氛围。尾联“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则以诗人自己为例,表达出在新科及第的喜悦中,人们沉醉在繁华都市的灯火辉煌之中,却忘记了曾经的努力与汗水。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丰富,流露出对新科及第者的祝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及第后宴曲江》是唐代诗人刘沧所作,描述了在科举及第之后,作者在曲江池边设宴庆祝的场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50年前后,正值唐朝末年。
在这个时期,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科举制度仍然是文人墨客追求功名的主要途径。刘沧自幼勤奋好学,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他终于通过了科举考试,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因此创作了这首充满喜悦和自豪的诗歌。
在刘沧生活的时代,曲江池是长安的一处著名景点,文人雅士常常在此聚会,吟诗作赋。在这首诗中,刘沧以曲江池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科举及第后设宴庆祝的场景,表达了对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