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日出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愿包容这广袤的天地,坦荡心胸与自然融为一体。
去完善
释义
大块:天地宇宙;溟涬:自然之气。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日月运行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开篇描绘日出景象,引出对太阳运行轨迹的思索,从而揭示其永恒不息的本质。接着通过草木荣枯、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点明“万物兴歇皆自然”的哲理。随后笔锋一转,批判了诸如鲁阳挥戈止日等违背自然规律的荒谬行为,彰显了诗人崇尚自然、反对矫饰的思想。最后以宏大的胸怀收束全诗,表达了与自然合一的愿望。整首诗语言雄浑壮丽,意境开阔,兼具理性思辨与浪漫情怀,是李白诗歌中难得的哲理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李白正处于对宇宙自然与人生哲理深度思考的阶段。他怀揣着壮志豪情,却也常感于时光流逝、人事无常。在传统神话中,“日出”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六龙驾车则是古人对太阳运行轨迹的浪漫想象。李白借此题材,抒发自己对于天地无穷、人世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顺应自然规律而非逆天行事的深刻认知。此诗以恢弘气势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体现了诗人一贯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