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玉笋初辞鵷鹭群,一麾来此振余芬。
三槐事业他年看,五裤歌谣随处闻。
方丈可量閒日月,泰阶还赴旧风云。
年年东注松江绿,浑欲朝来寿使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玉笋般的俊才离开了贵族群体,
被派遣到这里散发出自己的芬芳。
有朝一日,你会成就三槐的事业,
百姓的歌声会在各处飘荡。
清闲的日子可以量化成方丈之地,
久违的风云再起,共享昔日辉煌。
每年江水东流,带来新的希望,
仿佛在给尊敬的您庆祝长寿。
去完善
释义
1. 玉笋:比喻人才俊美。
2. 鵷鹭群:比喻朝官行列。
3. 一麾:指地方官员。
4. 三槐事业:比喻仕途显赫。
5. 五裤歌谣:形容民间百姓歌颂德政。
6. 方丈:佛教用语,指仙境。
7. 泰阶:指朝廷。
8. 松江:长江支流,在江苏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仲并为庆祝平江太守生辰而作。诗中赞美了太守的贤能和他治理下的太平景象。首联描绘了太守离开朝廷,来到平江郡担任太守的情景,寓意着他将为这里带来繁荣和安宁。颔联以三槐比喻太守家族的事业,期望他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五裤则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颈联用方丈形容闲适的生活,暗示太守在任期间政绩斐然,颇得民心。尾联则以松江绿水象征太守的长寿与祝福,祝愿他长寿无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太守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是南宋诗人仲并所创作的诗歌,创作于公元1184年左右。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仲并是南宋的一位文人,曾任平江太守,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疾苦,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状况深感忧虑。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那就是在国家危难之时,以己之力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利。
在这段时间里,仲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改善民生和保护民众的利益。他不仅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在实际行动中尽到了一个文臣的责任。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南宋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