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东风冉冉迟芳昼。
渐黄缀、疏疏柳。
为惜春来通安否。
可能相就,径须图醉,莫问伤春瘦。
陶然共酌新醅酒。
咏好句、须还凤楼手。
唱了新词归来后。
琐窗香暗,语声和笑,喜入灯花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缓缓地吹过花朵盛开的白天。
渐渐变黄的枝叶稀疏地挂在柳树上。
为了珍惜春天,能否共度美好时光?
也许应该相聚,共同享受饮酒的乐趣,不要担心春天的离别让我们消瘦。
我们一起愉快地品尝着新酿的美酒。
在凤楼之上,抒发美好的诗句。
唱完新词之后归来。
昏暗的琐窗里飘着淡淡的香味,笑语欢歌,欣喜地看到灯光下的花影。
去完善
释义
《青玉案》:词牌名。
东风:春风。
冉冉:慢慢地。
迟芳昼:指春天白天渐渐变长。
芳:指春天。
昼:白天。
黄缀:黄色的花朵点缀在枝头。
疏疏柳:稀疏的柳树。
为惜春来通安否:为珍惜春天的到来而关心对方的生活是否安好。
可能相就:表示愿意相互陪伴。
径须图醉:直接寻求陶醉。
莫问伤春瘦:不要问因伤春而消瘦。
陶然:愉快地。
共酌新醅酒:共同品尝新酿的酒。
新醅酒:新酿的酒。
咏好句:吟咏美好的诗句。
须还凤楼手:夸赞对方的文笔如同凤楼一样华美。
凤楼:古代帝王宫殿的楼阁,此处用来比喻华丽的文笔。
唱了新词归来后:唱完新词回到家里。
琐窗香暗:窗户上刻有琐纹,香气弥漫在房间里。
语声和笑:说话的声音和笑声。
喜入灯花秀:喜悦的气氛犹如灯花般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青玉案》是南宋文学家曹勋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从“东风冉冉迟芳昼”一句开始,作者便描绘出春天的美景:东风吹拂,花儿绽放,阳光明媚。接着,作者又以“黄缀、疏疏柳”来形容柳树,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接下来,作者以“为惜春来通安否”表达了自己珍惜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与朋友共度快乐时光的愿望。接下来的几句,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期待,表示愿意与朋友共同举杯,尽情欢歌笑语,忘却伤春之愁。在词的下阕中,作者通过与朋友的欢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提到,与朋友一起品尝新酿的美酒,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起吟咏美好的诗句,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啊!最后,作者以“琐窗香暗,语声和笑,喜入灯花秀”收尾,将画面定格在与朋友欢聚的时刻,表达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悦之情。总的来说,这首《青玉案》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与朋友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是南宋诗人曹勋的一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在这时期,宋朝国力衰弱,北方金人势力强大,朝政腐败,人民生活困苦。曹勋身历靖康之变,从都城汴京流亡江南,亲眼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的惨状,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曹勋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在南宋的政治环境中,像曹勋这样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往往受到冷落和排挤。
在这一时期,曹勋创作了大量抒发愁绪、寄托忧国之情的文章和诗词。《青玉案》就是其中一首典型作品。在这首词中,他以青楼女子的遭遇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通过描述青楼女子年华逝去、无人问津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性的冷漠。这首词既抒发了诗人个人的愁绪,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