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道中雪作因与诸友下马索酒快饮率尔成诗
兴来下马索酒觞,雪打战袍殊未央。
有底须寻戴安道,端怜吴语贺知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兴致盎然时停下马来寻找美酒,雪落在战袍上尚未融化。
何必去寻找戴安道呢,不如关心一下用吴语吟诗的贺知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和:县名,位于安徽省滁州市。
2. 下马索酒觞:指从马上下来寻找美酒。
3. 雪打战袍殊未央:形容雪下的很大,战袍上都落满了雪。
4. 有底:为何,为什么。
5. 须寻:需要寻找。
6. 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东晋文学家、画家、音乐家。这里指代隐士高士。
7. 端怜:表示十分怜悯、怜惜。
8. 吴语贺知章:指用吴地方言向贺知章敬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雪中与友人共同畅饮的场景。首句“兴来下马索酒觞”展现出作者的豪爽之气,他兴致勃勃地下马寻找美酒。接下来的诗句“雪打战袍殊未央”更是以画面的形式呈现了当时的情境,漫天飞雪,似乎要无休止地落下,而作者的战袍上已经积满了白雪。
接下来的诗句“有底须寻戴安道,端怜吴语贺知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他提到两位古代文人:戴安道和贺知章。前者以才情著称,后者则是诗人中的好酒者。通过这两位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们的尊敬和对酒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雪中畅饮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与朋友们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和道中雪作因与诸友下马索酒快饮率尔成诗》是南宋诗人吴则礼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吴则礼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乡村悠闲的生活氛围和深厚的友谊。
这个时期的诗人吴则礼正处在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这使得他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观察身边的世界。因此,这首诗展现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动荡、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此外,此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动乱的时期,金朝势力不断侵扰北方边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则礼却能从中寻找乐趣,展现出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古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以及与朋友欢饮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体现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特有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