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甚精者录为一编
人喜相知自昔然,况君埋玉未多年。
雄文一读千行泪,青眼相期万古传。
已掇条枚收美实,更披沙石贮清泉。
东斋倒掩无人语,火煖灯明手自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自古以来就喜欢彼此了解,更何况您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尚未成名多年。
您的文章让人一读便热泪盈眶,我们期待您能千古留名。
您的作品中已收录了许多优美的篇章,还蕴含了智慧的泉水。
如今您的书房寂静无声,您独自一人在明亮的灯光下,翻阅着书籍,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孔武仲:宋代诗人,与兄长孔文仲、孔平仲合称“三孔”。
2. 人喜相知自昔然: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相互了解。
3. 况君埋玉未多年:何况你这种才华横溢的人尚未被世人所知已经很久了。
4. 雄文一读千行泪:读完你的佳作,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5. 青眼相期万古传:期望我们能互相成就,共同流芳百世。
6. 已掇条枚收美实:你已经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7. 更披沙石贮清泉:你还精选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8. 东斋倒掩无人语:在东边的书房独自安静地写作。
9. 火煖灯明手自编:亲自点燃灯火,默默地编辑诗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王逢原的诗才为核心,展现了一位惜才爱才的文人形象。开篇两句指出人们自古就喜欢相互了解与欣赏,更不用提对那些才华横溢者的推崇。颔联则描绘了读到王逢原雄文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场景,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期望对方流芳百世的美好愿望。
颈联通过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采摘果实、滤沙存泉,进一步强调了对王逢原作品的喜爱与珍视。最后一联则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于静寂的东斋,暖炉灯光相伴,将王逢原的作品编辑成集的过程。整首诗节奏明快,情感热烈,既展现了王逢原诗作的非凡魅力,也传达出孔武仲对其由衷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甚精者录为一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孔武仲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孔武仲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原本家境贫寒,但在文学上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最终得到皇帝的赏识,步入官场,成为一代文人官僚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为士人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孔武仲正是通过科举考试,逐步实现个人理想,并为国家服务。然而,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武仲通过阅读王逢原的作品,对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亦感叹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诸多波折。在这首诗中,孔武仲既表现出对前辈文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又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