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汪解元行
平湖画鹢春无际,古寺名花色斩新。
走马未同追胜处,出门翻作送行频。
诗成转觉伤离绪,别去应烦说旧因。
野店无人山月白,明朝尊酒更愁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湖泊和船只形成了春天无尽的画卷,古老寺庙里的花朵鲜艳夺目。未能一起骑马探索美景,出门却变成了频繁的送别。写诗反倒让我感受到了离别的不舍,分别之后也许还会说起过去的因缘。无人的山野小店和明亮的月光,明天的聚会更让我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内容来和诗。
2. 汪解元:指汪解元行,是一位文人士大夫。
3. 平湖:湖泊的名字。
4. 画鹢:古代水军的一种船。
5. 无际:没有边际。
6. 古寺:古代的寺庙。
7. 名花:有名气的花卉。
8. 色斩新:花朵的颜色鲜艳如新。
9. 走马:骑马快速行走。
10. 追胜处:寻找美好的地方。
11. 翻作:变为,变成。
12. 送行频:经常送行。
13. 诗成:写成诗歌。
14. 转觉:渐渐觉得。
15. 伤离绪: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16. 别去:离开的时候。
17. 应烦:应该感到烦恼。
18. 说旧因:谈论过去的因缘。
19. 野店:乡村的小店。
20. 山月白:月亮映照在山中显得特别明亮。
21. 明朝:明天。
22. 尊酒:用酒杯表示敬意。
23. 更愁人:更让人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平湖的美景和古寺里鲜艳的花朵。诗人表达了与友人汪解元同行共享美景的愿望,但无奈命运弄人,分别的时刻来临,只能频频送别。在别离之际,诗人伤感地写出自己的离情别绪,离别后,友人在异地思念故地,应烦恼说起往昔之事。最后以宁静的山村夜景相托,表现出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及在分离之后各自饮酒悼念的情景,更加增添了一种惆怅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赠汪解元行》是明代诗人卫博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嘉靖时期(公元1522年-1566年)。当时,卫博正值中年,政治生涯相对稳定,这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文人雅士的生活和友情交往。
在这个时期,明朝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内外矛盾交织。对内,宦官权力逐渐扩大,皇帝沉迷享乐,朝廷政治日益腐化;对外,倭寇不断侵扰沿海省份,边疆危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感到压抑和无奈,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
卫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敏锐的洞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真诚情谊,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共同心声:希望在困厄的现实中保持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人格,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