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月下独吟

标题包含
秋夜月下独吟
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 西郊金气肃,南陆火云空。 绕树徒怜鹊,传书未有鸿。 浩歌谁与和,禅意自相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叔宝,号云外子。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释文珦出生于浙江杭州,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他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赏月倚靠高大的梧桐,寂寥的夜晚正好处于中心。 西边的郊区金色之气萧条,南方的陆地红色云朵稀疏。 围绕树木只惋惜喜鹊,传递书信还缺少鸿雁。 放声高歌谁能与我唱和,禅意自然与我们相通。
去完善
释义
1. 看月:欣赏月亮 2. 倚:依靠,靠着 3. 修桐:高大的梧桐树 4. 寥寥:形容稀疏的样子 5. 金气:这里指的是秋天的气息 6. 西郊:西边的郊外 7. 肃:严肃,指秋天的氛围庄重 8. 南陆:南方的陆地 9. 火云:像火焰般的云彩 10. 空:消散,这里指火云消散 11. 绕树:围绕树木 12. 徒:只能,只能如此 13. 怜:怜悯,同情 14. 鹊:喜鹊,一种鸟类 15. 传书:传递书信 16. 未有:没有出现 17. 鸿:大雁,一种候鸟 18. 浩歌:大声歌唱 19. 谁与和:与谁一起唱和 20. 禅意:佛教禅宗的心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景的诗词。诗人借月色、秋风、金气和火云等元素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又壮观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月亮高悬于天空,阳光透过梧桐树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而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到孤独无援,因为他不能与他人分享他的喜悦和忧虑。他渴望有一只鸟能传递他的思念之情,但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所以,他以豪放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月下独吟》是南宋诗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0年左右,即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文珦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他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然而,随着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国家内外交困,释文珦对现实感到痛心疾首,于是弃笔从戎,投身军旅。在这段时期,他亲自参与抗击金兵的战斗,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在淳熙年间,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对外,南宋与金朝长期对峙,边境局势紧张;对内,由于官僚机构的臃肿和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政治改革,试图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他们的努力往往无果而终。释文珦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