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失题

标题包含
失题
篇章何事等嬉游,尚想挥毫剪烛秋。 从古杀青徒自苦,只今醉墨可能求。 忽传鹭立沙头句,又见鸿归天外州。 襆研去来须猛省,不由自己更谁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巘(1227年-1312年),字季陵,号陵阳子,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文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是南宋理学家、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牟巘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地方官职,如教授、知县等。南宋灭亡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失题":这首诗的题目是“失题”,意思是这首诗并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标题。 2. "篇章何事等嬉游":这句的意思是为什么诗歌的创作就像玩耍一样轻松愉快。 3. "尚想挥毫剪烛秋":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秋天夜晚点燃蜡烛创作诗篇的情景。 4. "从古杀青徒自苦":这里“杀青”一词指的是古代书籍制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即将书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用火烤干。这句意思是自古以来,从事写作的人都在辛勤努力,却往往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果。 5. "只今醉墨可能求":现在,只有醉酒后的狂草书法才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 6. "忽传鹭立沙头句":忽然间传来鹭鸟立在沙滩上的诗句。 7. "又见鸿归天外州":又看到大雁从遥远的天际归来。 8. "襆研去来须猛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入反思,意思是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 9. "不由自己更谁由":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文学道路上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即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那就无法要求别人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失题”,实际上是在抒发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感慨与反思。诗人在首联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篇章如同嬉游般轻松愉快,却又让人怀念起曾经挥毫染翰的秋天。这一问表达出诗人对于写作的态度——既感到愉悦,又充满责任感。 颔联则进一步阐述这种矛盾的心情:古时的文人只能依靠亲手制作纸张进行写作,过程颇为辛苦;而如今虽然有了更好的条件,却无法求得如同古时候那样令人陶醉的墨宝。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过去那种纯真而纯粹的创作氛围的向往。 颈联通过两个生动的意象——“鹭立沙头句”和“鸿归天外州”,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美景和哲理的赞美,同时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尾联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进行反省的决心,同时提醒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任由他人摆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失题》,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牟巘生活于宋朝末年,此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牟巘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 在牟巘的一生中,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然而,尽管他才学出众,却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这让他感到颇为失望。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关注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牟巘虽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底层,但他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通过这首《失题》,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高尚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