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篇
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
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
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精光摇翠盖,丽色映珠玑。
双影相伴,双心莫违。
淹留碧沙上,荡漾洗红衣。
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飞莫近长洲苑。
尔愿欢爱不相忘,须去人间罗网远。
南有潇湘洲,且为千里游。
洞庭无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为薄命妾,无日不含愁。
今为水中鸟,颉颃自相求。
洛阳女儿在青阁,二月罗衣轻更薄。
金泥文彩未足珍,画作鸳鸯始堪著。
亦有少妇破瓜年,春闺无伴独婵娟。
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
悠悠湘水滨,清浅漾初苹。
菖花发艳无人识,江柳逶迤空自春。
唯怜独鹤依琴曲,更念孤鸾隐镜尘。
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君不见昔日志同道合的人,如今已化作成双成对的鸳鸯。
他们整夜都在一起,互相依靠,即使过了千年仍嫌时间短暂。
二月里芳草萋萋,山樱花绚烂依旧。
在这美好的时光中,他们在哪都能相依相偎。
遇见了那些因相互倾慕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也遇到了那些优雅聪慧的女神。
他们的光彩璀璨如翠盖,美貌与智慧犹如珍珠般闪耀。
两人紧紧相随,心意相同,永不忘怀。
长久地停留在这片碧绿的沙滩上,欢快地洗涤着红色的羽毛。
春天的风光如此柔美,嬉戏的时光过得太快。
夜晚的住所不要靠近那清澈的天泉,飞翔的地方也不要靠近那个美丽的苑囿。
你若是愿意让爱情永不忘记,那么请远离人间的束缚吧。
南边有一个叫潇湘的洲岛,你可以去那里畅游千里。
洞庭湖不冷,沅江满是碧绿的流水。
过去的你如同一个命运多舛的小妾,每日都在忧愁中度日。
现在你已经变成一只在水中自由翱翔的鸟儿,尽情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洛阳的女儿住在青色的楼阁里,二月的她穿着轻薄的衣裳。
金色的泥子制成的华丽衣裳并不值得珍惜,只有绣上鸳鸯图案的衣裳才真正可爱。
也有年轻的妻子刚刚成年,春天的闺房里只有她自己孤独地度过。
每晚都在学习编织紧密的锦绣,绣上鸳鸯的图案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遥远的湘江岸边,轻轻的水波托起刚出生的萍藻。
菖蒲花正在绽放,虽然美丽却没有人懂得欣赏。
江柳依依,独自度过春天。
唯有那只依恋着琴声的孤鹤,还有那只隐藏在尘埃里的孤独的鸾鸟。
希望做成鸳鸯般的被子,永远覆盖在有情人身上。
去完善
释义
1. 鸳鸯:一种类似于鸭的水鸟,羽毛色彩斑斓,尤以雄雌相伴游泳的形象为中国文人所喜爱。
2. 和鸣一夕不暂离:形容鸳鸯形影不离,相守终生的习性。
3. 交颈千年尚为少:出自《孔雀东南飞》中的“交情通体合,连枝共冢”。比喻恩爱夫妻,携手共度一生。
4. 金塘风日好:形容湖边的风光美好。
5. 解佩游女:喻指美丽的女子。源自《列仙传》中郑交甫遇汉皋神女赠玉佩的故事。
6. 凌波宓妃:形容洛神在水波上飘然行来的姿态。
7. 精光摇翠盖:翠盖,荷叶的别称。翠绿的荷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8. 丽色映珠玑:珠玑,珍珠、宝石的总称。诗句描述了阳光照耀下珠宝的光彩与荷花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
9. 淹留碧沙上:淹留,留恋不舍。碧沙,绿色的沙滩。
10. 荡漾洗红衣:荡漾,轻轻摇曳。红衣,红色的衣服。意指水波轻轻晃动,洗净红衣上的尘土。
11. 宿莫近天泉池:天泉池,天空倒映在水面的景象。
12. 飞莫近长洲苑:长洲苑,古代皇帝游猎的园林。
13. 潇湘洲:位于湖南省境内,指代湖南一带的地方。
14. 洞庭无苦寒:洞庭,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北的湖泊,湖面宽广,景色秀丽。
15. 沅江多碧流:沅江,又称黔江,是长江上游支流之一,位于中国西南部。
16. 薄命妾:命运悲惨的女子。
17. 无日不含愁:无日,每天;含愁,心怀忧虑。每天都不快乐。
18. 洛阳女儿在青阁:洛阳,位于河南省,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青阁,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通常用于藏书或居住。
19. 二月罗衣轻更薄:罗衣,丝绸衣服。轻更薄,形容衣服轻薄透气。
20. 金泥文彩:金泥,金色的颜料。文彩,华美的图案。
21. 作画鸳鸯始堪著:意为只有画了鸳鸯的图画才能拿来穿用。
22. 破瓜年:破瓜,古代计算年龄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十六岁。
23. 春闺无伴独婵娟:春闺,春天的闺房。独婵娟,独自美丽。
24. 夜夜学织连枝锦:连枝锦,一种绣有连枝图案的丝织品。
25.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
26. 清浅漾初苹:清浅,清澈见底。漾初苹,新生的浮萍在水中轻轻荡漾。
27. 菖花发艳无人识:菖花,即菊花。发艳,花开得艳丽。
28. 江柳逶迤空自春:江柳,江边生长的柳树。逶迤,蜿蜒曲折。空自春,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江柳依然独自摇曳。
29. 唯怜独鹤依琴曲:独鹤,孤独的鹤。依琴曲,跟随琴声的节奏。
30. 更念孤鸾隐镜尘:孤鸾,孤单的鸾鸟。隐镜尘,躲藏在镜子背后的尘埃之中。
去完善
赏析
《鸳鸯篇》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李德裕的一首咏物诗,主要通过对鸳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忠贞爱情的向往与赞美。本诗分为五段,每段均有不同的人物和情景出现,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爱情故事画卷。下面是我对本诗的赏析:
第一段中,作者以“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起笔,展现了昔日的一对恩爱夫妇,死后化作了鸳鸯鸟儿。紧接着描绘了这对鸳鸯鸟儿夜晚成双入对、形影不离的美好画面,体现了爱情的美满与永恒。
第二段至第五段,则分别描述了在春光中的金塘、遇见美人的场合、洛阳女儿的绘画和青青湘江畔等不同场景下鸳鸯的出现。这些情境均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同时,通过描绘不同的女性角色如解佩游女、凌波宓妃、洛阳女儿等,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和理解。
最后一段,以“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收尾,呼应开头,表达了作者期盼世间有情人能拥有鸳鸯般的幸福爱情生活,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祝愿与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鸳鸯篇》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一首五言长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为唐文宗时期(827-840年)。在这段时间里,李德裕多次担任朝廷要职,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等,但因卷入政治斗争,其宦途颇为坎坷。
唐文宗时期,宦官势力逐渐崛起,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此同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代表的牛李党争也愈演愈烈。身为“李党”核心人物的李德裕,在政治斗争中屡次受到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这首诗中,李德裕通过对鸳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他用鸳鸯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同时,他也借鸳鸯表达了对自己宦途命运多舛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示了李德裕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